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科举,在各朝各代中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一直是十年寒窗的书生们心中最神圣的事。经过长期的发展,各朝科举考试的制度规整,等级森严,中举入仕是读书人心中一份永恒的追求,仅仅一个中举就那么的令人痴迷。而作为科举的最高荣耀,三年才能出一个状元,自然更是使人疯狂了。
网络配图
但是在历史中就有这么一个朝代,学子们却像逃避瘟疫似的躲避着科举考试,以至于官府不得不动用差役押着他们去赶考,这是何故呢?
这事情还得从一个昏庸的皇帝和悲惨的状元说起。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帝刘鋹认为大臣们事事都为子孙打算,怎么可能尽心尽力为国,于是觉得凡是有能力的大臣以及进士状元一律阉割方可重用。
网络配图
刘鋹一纸令下,那年的状元郎可谓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听到这个规定,吓得连官也不敢去做了,赶紧逃回家中,然而负责阉割的官员早就在家等着他,迫不得已下,状元郎声泪俱下的向妻子诀别,进宫阉割后,入朝为官,从此沦为了无根之人。
在状元郎躺枪之后,南汉皇帝刘鋹大肆推行宦官制度,《十国春秋后主本纪》中对刘鋹有这样的记载:“帝性愚,以群臣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至群臣欲进用者俱自阉,然后用”。
网络配图
可见刘鋹认为只有宦者才能尽忠职守,无凡尘家事牵挂,欲为官者,必先自阉。刘鋹此荒唐的做法,一度令朝中的宦官多达万名。最终造成国力大衰,朝政糜烂,公元971年,南汉为北宋所灭。刘鋹开城投降,结束了其荒淫无度,统治昏庸的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