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甄远道被流放的宁古塔在什么地方? 甄嬛传中甄远道第几集被流放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我们经常在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中会听到各时期的皇帝在经常说的一句超级经典的台词:将其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你每每听到宁古塔这三个字有没有想过宁古塔究竟在哪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旧时宁古塔属环境恶劣,寸草不生,五谷不长的边远地区,这里非常适合罪犯改造。其实宁古塔不是真正的“塔”,而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关于宁古塔地名由来说法不一,据《宁古塔纪略》记载“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 满洲称六为`宁古' , 个为`塔' , 其言`宁古塔' , 犹华言`六个' 也。”说的是吗,大清皇族的远祖六个兄弟曾在此居住,而满语“六”为“宁古”, “个”为塔,因此称为“宁古塔”。

网络配图

  清军入关后,虽然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迁入关内,但黑龙江流域仍生活着蒙古、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清朝初年,满清政府为了加强对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统治,以及抵御沙俄的侵略,在宁古塔设立总管。从清太宗皇太极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都统算起,前后共有73任。

  宁古塔有相距二十五公里的新旧二城,旧城位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的南岸,康熙五年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地,原址为距今县城35千米的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顺治十年设为长期清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并派重臣昂邦章京镇守,每年六月派官员督导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居民贡貂。17世纪中叶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讨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哥萨克。康熙元年封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将军。十五年将军移至吉林乌拉城以副都统镇守此地。光绪二十九年设绥芬厅于宁古塔与副都统同城治理军政事务,三十三年裁副都统。宣统元年绥芬厅升为府,迁驻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宁安府,1913年改为县,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治所在地。

  然而把罪犯流放至宁古塔不仅是让犯罪的人到关外去思悔,接受风沙洗涤的磨难,更是为大清皇族的老家做贡献。

网络配图

  清朝时有很多偏远的地方,可清王朝为什么把罪犯流放地首选宁古塔呢?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还要忍饥挨饿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彰显祖上的荣耀。

  顺治初年制定的大清律对罪犯流放的起因、种类、刑期、生活作了详细规定,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以10年为期,可根据其表现如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特批。

  宁古塔地区历史上,在渤海国及大金统治时,曾昌盛一时。随着战乱,到了清朝只留下“ 旧迹残碑少, 荒城蔓草多”。而被流放到宁古塔地区,大多是因为文字狱或涉及科场案被流放而来的。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他们却一改当地落后的风俗习惯,推动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网络配图

  比如杨越为了改变当地“尚不知礼教”的情况,他“于其乡人教以诵书” , 并把自己从浙江带来的《历代古文选》《四书》《五经》《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书籍拿出来传阅,这些典籍对于宁古塔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据记载,“康熙、雍正时, 宁古塔流人最多, 至民国时, 已不可考矣。”

  被流放的宁古塔的人当中,不乏名文化名人,官吏、士绅他们将汉文书籍带到宁古塔, 传播汉文化,并设馆教书育人。他们的到来,为文化沉寂了几百年的宁古塔地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出现了一大批如《宁古塔杂诗》《柳边纪略》《绝域纪略》《宁古塔山水记》的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