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我们看古装电视剧,读明清小说时,经常有在处决犯人的时候提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开斩犯人”的情节。比如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第九回里描述魏征要斩泾河龙王,“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爇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为什么古代执行死刑要选择特定的时间呢?具体有什么讲究?
网络配图
1、关于秋后问斩
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赏在春夏,刑在秋冬”的说法,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一般用的也是秋冬刑,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所以古代对死刑的审核和执行是非常严格的,基本上不会出现有些电视剧演的那样一个县官判死刑然后去监斩了。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制度。每年霜降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畿附近的死囚,称为"朝审";而每年八月中旬复审各省死刑案件则称为"秋审",朝审与秋审后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由皇帝勾决后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除死刑。
网络配图
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处决犯人也是如此。然后又有冬至后不杀,秋分前不杀这些说法,所以总体上来说,死刑犯是能不杀就不杀的,而且清朝刑罚里边说的“斩立决”什么的,一般也是秋后,而不是立刻拉出去砍头。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刑罚是不等时间的,比如十恶不赦的那些重罪。
2、关于午时三刻
这里的刻不是我们现在用的刻,古代一昼夜24小时,分为100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午时三刻就是11点43分12秒到11点57分36秒的这一段时间。当然,当时的计刻不可能那么精确,也就是说大致相当于午时(正午)之前的一刻钟。
网络配图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古代法律规定真的如小说中那样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呢?并非如此。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内(大约合今下午一时到五时之间)行刑。并不是“午时三刻”。而明清的法律只是规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的日期,对于行刑的时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既然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明清小说里“午时三刻”行刑的说法就应该只是当时官府的惯例,或者是说书人、写书人的普遍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