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 春秋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不算很大,但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家,但他的统治者却不能与邻国友好相处,特别是常常和比他强大的郑国争吵。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冲突起来。
息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马上下令出兵,去攻打郑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息国本身存在许多的弱点:一,不考虑出师正义不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小国入侵大国,三不与同姓兄弟国家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因而,在一开始就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息君虽然犯有这五项错误,却仍然毫不醒悟。他不顾一切地指挥息军前进,在边境地带与郑军激战,遭到惨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息君狼狈逃回,仍不甘心。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后人在评论息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时说.息君犯“五不韪”而仍然一意孤行,招致失败不是活该吗!
冒天下之大不韪释义 不韪.不是,错误。“犯五不韪”,可解释为:犯有五项错误。“冒天下之大不韪”,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我们现在多指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