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导语:光绪26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等人装扮成农村汉人出逃北京,一路上有半个月没吃没喝艰难困苦。可逐渐的有了山西地方官来接驾大摆宴席,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又豪奢起来了。下面笔者就简单聊下慈禧太后在山西境内的豪华挥霍日子。
慈禧太后一行人出逃后的前半个月,那日子简直是糟糕至极,吃不上饭用凉水顶着,偶尔从地里掰点老玉米煮来吃就不错了。衣服也没得换洗,平日里过惯豪华宫廷生活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全身都长了痱子,又红又痛。晚上也没个像样的地方睡觉,常常是找个破旧废弃的农家小院忍耐一宿。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数十年养尊处优高贵无比的慈禧太后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农村老太婆,能喝上一小碗米粥或者吃上半个窝头都能感到幸福甜美。
网络配图
可是,艰苦卓绝的日子没过多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走到了山西境界。然后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这位掌握大清皇权的慈禧太后走遍了山西,也吃遍了山西的各种美食,从普通人家的日常小菜到豪华奢侈的满汉全席,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奢靡,地方官为了接待慈禧和光绪真是费尽了心思和钱财。
光绪26年9月1日,慈禧太后走到了大同阳高县的聚乐堡,王官屯的李家特意给慈禧太后准备了当地特产的绿豆面条,还配上山蘑、木耳、香草、黄花等野菜做的卤。慈禧太后吃了碗绿豆面后竟然赞不绝口,说皇宫中都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面,瞧瞧,慈禧太后都谗成什么样子了。要搁往常,这一碗面她能看在眼里吗?慈禧太后更不知道的是,太监为了讨好她,特意指示当地行营逼着老百姓半夜去山上采来的山蘑、木耳等卤料,好几个百姓竟为此摔断了腿!
两天后,慈禧等人到了大同境界,由于地方官员的殷勤接待,伙食是越来越高档。大同的招牌美食 “凤趴窝” 就是这个时候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而闻名天下的。忻州名小吃瓦酥,被慈禧品尝后特赐新名 “龙凤瓦酥”,也因粘上皇家贵气而声名远播。
10月2日,晋中祁县的乔家更是使出所有本领来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清朝人刘大鹏记载:“。。。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 另外,乔家还献上 “雪莲酥” 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一众随行皇亲国戚品尝,受到慈禧的赞扬后,更是今后的每年的中秋都会进贡到皇宫。
网络配图
当慈禧一行至侯马时,只是临时在一个小客店休息了会儿,竟然打赏出去2万两白银。当地官员更是特别招聘了80名厨师,日夜不停地忙碌,精心配置制作出满汉全席108道菜。其他县的官员知道后,纷纷效仿,唯恐自己接待的标准低了惹慈禧太后不高兴。单单在闻喜县,虽然只停留了两天,其县内竟花费20万两白银,这相当全县3年钱粮赋税总和啊!
慈禧太后等人到了西安以后,境遇变得更好了,随从人员也越来越多,各省地方官也源源不断地把大笔银子送到西安来,慈禧太后又过上了奢侈无比的生活。慈禧太后已经忘了刚逃出来连晚米粥都喝不上的窘迫日子,又可以摆出 “老佛爷” 的架势了。慈禧住到太原行宫的时候,那里的摆设和日常用品已经是与皇宫没什么大区别了,用老宫女的回忆说就是:“我们住的行宫,一切都跟皇宫相同,只是地方小了一点而已。所有的器皿都是金的或者银的,而且是当年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时用过的。”
慈禧太后住到西安后,虽然一切的吃穿用度比在紫禁城稍微差点,但在饮食上绝对没马虎。行宫中按紫禁城的规格设立御膳房,下分荤、素、菜、饭、茶、酷、点心等近10个局,每个局中聘请厨师10多个人,总共厨师就有100多人。每顿餐饭都是先由太监呈上100多道菜的名单给慈禧太后挑选,慈禧爱吃啥想吃啥,点好了就现做。如此一来,行宫中每日的花费高达200多两白银, 慈禧太后还总是说 “ 咱的花费开销俭省多了” 。
网络配图
另外,各地官员还得不断地进贡燕窝鱼翅等名贵产品,什么鸡鸭鱼肉更是多不胜数。为了保障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等重要人物的奶品供应,行宫中特意饲养了6头奶牛,仅这一项开支就是每月200两黄金!史料记载,西安皇差支应局设立后仅一个多月,就耗费了29万余两白银!
慈禧太后也不能只顾着自己享受啊,也要时不时的笼络人心,给身边侍侯的官员、将士一些打赏,每次给将士的白银从10000两到2000两不等,至于自己身边侍侯的李莲英等太监宫女就更是次数多于牛毛,花费也无从计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