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热皇帝就自我检讨 古人怎样应对38度高温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现在有高温津贴这个事估计大家都有耳闻,但真正领到的却不多。其实我国从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酷暑天,朝廷虽然不会发布高温预警,但也会给大臣发高温补贴,除此之外,皇帝还得检讨自己是不是犯了事儿……

网络配图

  古代也有酷暑天,那时候的人们可没有空调这样的神器,只能通过吃吃“冰棍”,利用扇子来解暑了。唐朝的时候,开始有了公开出售的“冰棍”,这东西那时候怎么做呢。就是在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元代13世纪,蒙古王公贵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的雏形。明清冰镇饮食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据统计,在公元1911年以前的1000年间,中国历史上典型的“炎夏”有19次。遇到如此极端高温天气咋办?宋人释子益的选择是,“北窗一枕黑甜余,细听松风杂流水”,白话讲就是喝酒睡觉,这便是古人“战高温”的一种态度。

网络配图

  说起高温费这个事,还得说一下宋朝。那时候出现酷暑天气,朝廷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虽然没有高温预警机制,但官府会让老百姓减少外出和劳作,给受灾人口补助,以帮助大家过夏天。如《宋史·真宗纪二》中记载,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六月,盛暑,减京城役工日课之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皇帝赵恒(真宗)亲自下圣旨,在京城的打工者每天工作量减少一半,这大概是变相的高温补贴了。

  刚是对老百姓的,朝廷对官员还真有发放高温补贴,也就是传说中的“冰政”。那时候为了照顾国家公务员,朝庭设立了“冰政”,包括冰的开凿,用冰井或地窖藏冰,到了夏天,依据官位的大小分别发放相应的冰块降温。如果冰块有限,则会补贴相应的俸禄。

网络配图

  当然了,酷暑天在古代人民眼里那可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天灾。过去人民迷信地认为,出现极端天气是天神对人间君主的警示和惩罚。因此有的皇帝会检讨自己的施政过失。一是惩罚自己,减少饮食,即所谓“减膳”。如北魏正光三年六月“炎旱”,《魏书·天象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元诩(孝明帝)便是“减膳”。二是“虑囚”,即复审牢里的囚犯,纠正冤假错案。《新唐书·高宗纪》记载,李治当皇帝的乾封二年七月,天气特热又遇大旱,李治除了“减膳”,还“遣使虑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