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聚餐的时候采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样各吃各的;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跟欧洲人一样,餐桌上离不开刀叉;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像日本人那样跪在榻榻米上吃饭,后来才改成坐在椅子上进餐。据考证,到了宋朝,我们才彻底摆脱了古老而又新颖的分餐、刀叉和跪坐传统,“现代化”的进食方式才完全定型。
网络配图
在南北朝以前,古人吃饭的时候一直是跪在席子上或者矮床上,即使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国,还有一小撮守旧的遗老在饭局上舍弃椅子,坚持跪坐。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奇特的生活习俗,但是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来没有人指出过当时为什么要跪坐。
网络配图
到底为什么要跪坐呢?原因很简单:避免走光。史前时代,我们的服饰特色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无论男女都穿裙子,而裙子里面则不穿内裤。《西游记》里孙悟空老师在观世音面前不敢翻筋斗云,就是因为他的虎皮裙下面完全真空,翻跟斗时对菩萨不敬。
商周时代,古人学会了用袍子做内衣(后来袍子变成外衣)。上衣下裳里面多了一层袍子,走光的风险小了一些。春秋战国,裤子终于普及。可是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甚至连裤腰都没有,一左一右套在两条腿上,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
网络配图
裤裆的发明特别晚,至少东汉以前是没有连裆裤的。所以东汉以前的成年人在聚餐时,必须双腿并拢跪在地上,让外衣垂下来,护住要害部位。
这就是古人以跪坐姿势就餐的由来。连裆裤在东汉以后才被发明出来,并在南北朝时被推广使用,所以从魏晋开始,有人便放弃跪坐。直到宋朝,所有人都习惯于坐在椅子上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走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