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竟为省百万两白银而丢掉万里江山 崇祯帝怎么样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崇祯的私房钱:一六二七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岁受遗命继承皇位。接这个烂摊子的时候,整个大明王朝如同行驶在汪洋中的一条船,通体千疮百孔,形将倾覆。崇祯皇帝每天旰食宵衣,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治理朝政,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尽管他天天生活在操劳、恐惧、痛苦、烦躁与焦虑之中,也无力堵住四处冒水的漏洞。

  即位初年,为节省国库开支,崇祯皇帝下令大幅度地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为缩减宫内开支,他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拿到集市上卖掉,用来补贴国用。同时,他还常常派人到宫外去从民间采买物品,详细查问物价。崇祯皇帝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以至于某日听讲官讲书时,他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却非常惊人。

网络配图

  甲申年正月(一六四四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农民政权,百万大师攻陷平阳和太原后进逼北京。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特地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关外的吴三桂入关勤王。吴襄给崇祯皇帝算了一笔账:如果调吴三桂进卫北京,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国库的账上只有区区四十万两。对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求,希望崇祯皇帝拿出自己的皇银内帑以充军饷。皇银内帑,也称皇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钱。拿自己的私房钱办公家的事,对一向节俭抠门的崇祯来说,无异于剜却他的心头肉。他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眼看社稷已危,皇帝还如此吝惜那些身外之物,比崇祯还着急,也顾不得话不好听:“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崇祯皇帝听后,却潸然泪下:“今日内帑难已告先生。”皇帝老儿都流眼泪了,大臣们还有什么话说?

  资金缺口无处弥补,想再从百姓头上搜刮,时间来不及了,也没有充足的地盘和执行的官吏。无计可施的崇祯皇帝只有在大臣身上打主意──号召群臣募捐。

  皇帝老儿为了自己的江山都不肯出钱,那些早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大臣们自然更不肯干。崇祯虽然悭吝如铁公鸡,但脑子并不笨,深知万事开头难,有人率先垂范就好办。于是,他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他捐十万两白银,起个表率作用。

网络配图

  没想到周奎眼见得女婿将受灭顶之灾,也不肯伸出援手,只是一个劲儿地哭穷,坚称没有。最后,徐高实在看不过去,愤然而起,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周奎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勒紧裤带捐献一万两。崇祯皇帝觉得太少,要他拿出两万。周奎不敢再讨价还价,却暗地里进宫去向女儿求援。皇后答应帮他出五千两,并劝他尽可能满足崇祯皇帝要求的数额。

  可就是这本身出自崇祯“私房钱”的五千两银子,周奎还趁火打劫雁过拔毛,只取出其中三千两捐了,净得两千外快。皇帝的老丈人都捐了,其它人再不掏腰包实在说不过去。出任首辅多年的魏藻德,家藏万金,只拿了五百两银子意思意思。不过,与这些叫苦装穷的大臣阁老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住在彰德门外的六十多岁的老汉。他不肯做“大顺”政权的顺民,于是将自己平生所得──四百两白银全部捐献给朝廷,充作军饷。崇祯皇帝闻听大喜,将有名无实的“锦衣千户”官衔赐给老汉。可怜这老汉的“锦衣千户”仅做了一天,次日崇祯皇帝便以发覆面光着一只脚自缢于煤山,大明江山宣告易主。

网络配图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崇祯皇帝的宫内搜出白银是多少呢?时以工部员外郎的官衔管理节慎库的赵士锦在他的《甲申纪事》一书中说:“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节慎库为工部矿银的收入仓库,主要提供宫廷使用。赵士锦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至于捐一文钱都肉疼的国丈周奎呢,城破后,农民军从他家中搜出的现银就多达五十三万两,果然应了徐太监“广蓄多产,后来何益”那句话。

  为了节省一百万白银而丢掉三千多万乃至无法估价的万里江山,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明白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崇祯皇帝到死也没有算清楚。也就在明王朝灭亡的这一年的年初,崇祯皇帝召见阁臣时曾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问题的答案可能很多,但他如何对待处理私房钱的态度肯定是其中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