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婚姻太悲剧!却有千万人为他送葬 司马光和他老婆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在古代宋代的名人中,司马光是出名较早的一位。七岁那年,因为砸缸救出自己的小伙伴而家喻户晓[1]。但在前些年的历史教科书中,司马光一直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对立面而受到人们的“非议”,所以在小时侯的记忆中,司马光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但后来随着对司马光的进一步了解,发现渐渐喜欢起他来。特别是他在夫妻关系中的忠贞不贰,让人敬佩不已。在正史与野史上好像没有发现司马光有什么生活作风问题,这在崇尚风流的宋代的文人官员中很是少见。

网络配图

  俗话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二十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司马光先是考中了令读书人终身追求的进士,随后与当时度支副使(相当于今日财政部的副司长)张存的十六岁的三女儿张氏结为连理,当时真可谓双喜临门。张氏漂亮、贤惠、孝顺,与司马光相敬如宾。本来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平静的过下去,可结婚十多年却一直未有一男半女,这让作为妻子的张氏心急了。于是,张氏变得话语少了,愁云多了,司马光以为妻子病了,忙找来郎中,郎中看了说,没有什么大病,只要注意休息就行了。司马光大为惊喜。那一段时间,衙门里公事多,司马光往往起早贪黑,与妻说话的时间少了,有时回家后也是一头扎进自己的书房内不出来,甚至有时深夜独自擎着笏板,端坐沉思。张氏疑惑了,是不是因为自己“无能”?有一天夜里,司马光发现妻子独自垂泪,忙问为何?妻子就把自己“无能”生孩子的事说了,司马光表现的很坦然,说会有的、会有的。并说自己进书房、执笏板沉思完全是为朝廷之事。

  事情本来到此应该结束了,可过了段时间,觉得对不起丈夫的张氏拖人以五十万钱之价为司马光娶了一小妾,但被司马光断然拒绝了。再后来,张氏又瞒着司马光买一侍女(朝云就是苏东坡妻子为苏大诗人买的侍女,最后成了苏东坡的小妾),准备时机成熟时,再顺理成章的纳为小妾。可司马光知道实情后,立刻把那侍女打发走了。为了打消张氏的顾虑,司马光毅然过继大哥司马旦的儿子司马康于自己的门下(这点真有些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而据《清波别志》载:司马光的好友也曾为之置一妾,“一日乘间,婢盛饰入书室,觊一顾,而公略不领。妾思所以尝之,取一帙问曰:‘中丞,此是何书?’公拱手庄色对曰:‘此是《尚书》。’妾乃逡巡而退。”

  这里我想到了宋代的另一位大诗人黄庭坚,在接连娶了两位夫人(孙氏、谢氏)未生一个儿子却接连离世后,终于在娶一小妾于四十岁时那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相,小名小德,又取了个小子叫“四十”,因为这是他“四十岁”才得的儿子。黄庭坚太高兴了,一则,自己终于有了后嗣,二则,现在可以实现自己两次丧偶的心愿了。于是,在船过泗州时,于增伽塔前写了那篇著名的奇文《发誓文》。文中这样写到:“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原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肉食”并说:“如果再犯三戒,情愿堕入地狱受万劫不复之苦。”说得何等诚恳、何等虔诚,但以后不知是否真的做到那就另说了。

网络配图

  黄庭坚接二连三娶妻纳妾就是为了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先”的祖训,这也看出当时司马光的伟大。从此以后,司马光夫妻风雨同舟四十五年,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对让世人称颂“模范”夫妻。《道山清话》言:“温公无子,又无姬侍”信矣!

  在那样的时代,这样的婚姻可以说很“另类”,而这样做需要勇气和胆量,需要和世俗进行顽强的挑战,司马光做到了。正是由于在女人问题上没有牵扯过多的精力[2],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作、思考问题、处理政事。才使得他静下心来完成了遑遑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一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从而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尊敬。因而在司马光死后,“太皇太后闻之恸,与帝即临其丧,明堂礼成不贺,赠太师、温国公,襚以一品礼服,赙银绢七千。诏户部侍郎赵瞻、内侍省押班冯宗道护其丧,归葬陕州。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 [3]《云谷杂记》也这样记述司马光死时的情景:“司马公薨,京师之民,罢市往吊,粥衣以致奠。巷哭以送丧者,盖以千万数。上命户部侍郎赵瞻、内侍省押班冯宗道护其丧归葬。瞻等还奏:‘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数万人。京师民画其像,刻印粥之,四方皆遣购,画工有致富者。”一个人获此“殊荣”,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