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朝皇帝虽为满族,但对于茶事十分痴迷。造诣精深与否暂且不谈,但嗜茶如命却是实情。乾隆皇帝爱茶出名,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其实不管哪位皇帝当政,紫禁城里都没少了喝茶。可以说,饮茶活动是清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明代文人饮茶,还讲究要有童子伺候。帝后喝茶,自然也不可能亲力亲为。因此,清宫中一直存在着神秘的茶事组织——御茶房。
清宫的茶房,种类很多。包括了御茶房、清茶房、奶茶房、皇后茶房、皇子茶房及各宫殿的茶房等等。这些机构有大有小,功能用处也不完全相同。清朝初年,御茶膳房由茶房、清茶房和膳房组成。人员配置如下:
网络配图
茶房 设总领3名,承应人36名,茶房人17名。
清茶房 设承应长4名,承应人36名,茶役8名。
粗略统计,清初宫廷伺候皇帝喝茶的人就超过了100名。到了乾隆年间,这个数字超过了120人。另外,还有宦官150余人。这样的班底,放在今天可以开上十家茶馆了。清朝皇帝单喝茶一项,就为社会解决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由于皇帝爱茶,在清宫负责茶事官员的职位也不算低。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特设管理事务大臣总管御茶膳房事务。茶、膳房总领奉旨授为二等侍卫(武职正四品),在茶房内授三名三等侍卫(武职正五品)、四名蓝翎侍卫(武职正六品)。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下旨茶房总领改为尚茶正和尚茶副。不久又规定,茶房设尚茶正2名,授二等侍卫(武职正四品),尚茶副一名,授三等侍卫(武职正五品);下设尚茶6名,其中三等侍卫2名(武职正五品)蓝翎侍卫4名(武职正六品)。由此可见,清宫管茶的官员绝不是“弼马温”一类的人物。
月薪丰厚有福利
就是在此当差的太监,俸禄待遇都十分诱人。据《国朝宫史》记载,御茶房首领7名,待遇分为两个级别。其中3人为七品,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另有4人为八品,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二厘。太监45名,待遇分为三个级别。其中10人,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另外20人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还有15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都是六钱六分六厘。
从待遇来看,茶房太监的平均月薪在四两银子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公费银子和米的补贴。在现代公司中一个职位的薪金多少,直接反映了上级对他的重视程度。从掌管茶房的太监俸禄上来看,御茶房在清宫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待遇也着实不错。
网络配图
各宫都有小茶房
除去御茶房以外,清宫还存在着众多茶事机构。因为宫中的各位大咖,都要拥有一座自己的茶房。像皇后茶房、皇太后茶房、皇子茶房等等。若是皇子、皇孙娶了福晋,那也要单独设立茶房伺候。
清代前期,皇帝真算是子孙满堂。那么相应的,清宫茶房数量就非常多。清代后期,皇室子嗣不旺。那么茶房的数量,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多了。但是不管是在紫禁城居住,或是后来出宫自立门户,皇子都要有专门的茶房。
由于茶房是非常私人化的服务机构,所以经常会跟着主人搬家。如乾隆皇帝成婚前,住在乾清宫东南的毓庆宫,其所用茶房也就设在毓庆宫。成婚后登基前,一直住在乾清宫西边的西二所,茶房也跟着办了过去。有些皇子成婚后,搬出了紫禁城。那么他专属的茶房,也就会相应的迁出。当年在宫廷中使用的一应器具,也就跟着一起带到了新王府当中。
看过《甄嬛传》的人,对于宫廷中的勾心斗角记忆深刻。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政敌下毒戕害。那么入口的东西,自然也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抛开下毒问题不谈,食品卫生与安全也是至关重要。要是给皇上娘娘吃坏了肚子,那也不是小事情。茶、水甚至器皿的卫生问题,也是茶房的工作重心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