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朝的皇子从六岁就要开始读书(康熙的皇子四五岁就开始读书)。幼年时每天上半天课,年长后每天要学习十二小时。每天从凌晨五点就要起床读书,一直学到下午四点。全天只能休息一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一刻钟。一年只休息五天,寒暑假更是痴人说梦,甚至连除夕那天只是提前放学,还不能全天休息。这样的学习节要一直保持到结婚,一般是十五岁到二十岁。皇子一结婚就要搬出皇宫,到外面去住了。但还是得每天回来学习,只是稍微松懈一些,只上半天课。
网络配图
学习的功课,有各种初高级儒学课本、有前辈皇帝编写的教材。语言方面要学满、蒙、汉三语(乾隆除了通晓满、蒙、汉语外,还懂得维吾尔语和藏语),艺术方面要学习书画写字,体育方面要学习骑马射箭(康熙时还有游泳课),绝对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常年严酷的教育,导致清朝的皇帝都十分勤政。
比如雍正的日常作息,就是每天早晨四点多起床,读书到七点吃早饭。吃完早饭见大臣到中午,下午开始批海量的奏折直到深夜。
但是,毕竟再严格的教育,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百分之百优秀。每个人的天分、性格是天生的,教育并不能完全弥补。
但择优录取有一个问题:“立贤不立长”会破坏嫡长子继承制。而嫡长子继承制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皇子内斗导致的政局混乱。
那满清是怎么解决皇子内斗的问题呢?
网络配图
一开始,满清沿袭原本的部落制度,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继承人靠各部落贵族商议。后来皇权变大,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继承制就变成了皇帝个人指定,让谁继承谁就继承。
到了康熙时,他按汉人的传统继承制度,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康熙忽视了一点:清朝皇权的过度增长,已经让皇子们的竞争发生了质的改变。
皇位竞争是中国古代王朝最大的隐患之一。无论是皇子之间的竞争,还是皇帝死后旁人的篡位,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英明如汉武帝、唐太宗,晚年都遇到了皇子竞争引发的血案。开国雄主如秦始皇、赵匡胤、朱元璋,死后都遇到了旁人篡夺王位的政变事件。
中国人之所以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宁可用“让笨蛋当皇帝”的巨大代价,来尽可能减少这些内斗。
具体的做法是,皇位继承不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只凭皇帝个人选择。这个选择在皇帝生前是不公开的。皇帝当着王公大臣的面,把写有传位人名字的圣旨放到密封的盒子里,把盒子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等到皇帝去世以后再当众打开宣读。为了防止圣旨被篡改或者意外丢失,还写了一封一模一样的圣旨,藏到圆明园内(乾隆是随身携带)。
在传统的继承制下,太子早早被确立,他也就成了其他皇子的众矢之的,是各种污蔑、阴谋的中心。太子为了自保,也要想办法培植势力,甚至抢先出手去干掉下一个顺序继承人。皇子之间的敌对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在秘密立储制度下,一个皇帝有数个乃至数十个皇子,到底谁是继承人大家只能猜。皇子之间互相攻击也就缺少了明确目标,你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竞争者,陷害所有的兄弟、到处树敌也不是办法。所以皇子最好的竞争方式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那点事,讨父皇的喜欢而不是攻击别人。这样就把皇子之间的内斗减少到最低限度。
网络配图
其他的好处还有很多:
太子本人也不知道自己被选中了,所以也不会骄傲自大,去威胁父皇,更没有理由去谋杀父皇及早夺位。群臣也不会过早地攀附在太子身边钻营巴结。
老皇帝本人也自由了很多,发现接班人不妥可以随时撤换,反正群臣也不知道具体是谁换成谁了,对朝政不会有影响。不像以前那样,改个太子是个天大的事,很容易就会引起政局动荡。
这还防止了伪造遗诏。过去的遗诏是皇帝临终委托身边人写的,想要伪造遗诏太容易了。在秘密立储制度下,两份诏书都是皇帝亲笔写成,这就没法伪造了。
更重要的是,秘密立储制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改成了“立贤不立长”,这对于看重皇帝个人能力的清朝是极为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