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蜀汉不能复兴 症结在于刘皇叔的江湖政治 为何蜀汉不能复灭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在诸多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接近历史史实的一部文学作品。但小说毕竟还是小说,总是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想象与杜撰,褒扬与抑制,赞颂与批判……,而所有这些,其实也都是写作的需要,更是能够得以千古流传的根本。对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追根溯源,穷其真伪。否则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去看历史教科书了。

  《三国演义》显然就是这样的,这部赋予了太多情感和征战杀伐的历史小说,不仅让时代主题更加鲜明,历史人物更加鲜活,也更容易地走入了寻常百姓人家,从而达到口口相传脍炙人口之目的。而江湖,从来都是小说的不可或缺。或许,这也正是小说独有的魅力所在吧。

网络配图

  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从来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纵观魏吴蜀三国,曹操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政治资本的,除了早年奔走相告,沾染上了一些江湖习气之外,后期却与江湖没有太多的干系,这个早已脱离了江湖的显赫人物,不仅名正言顺,而且占据天时优势,因此成功的几率也最大。而孙权,尽管不能顺应天时,但因为继承了父兄早年开创的基业,从而能够以地利优势在江东继续发展,虽然行事做派多有江湖印记,但终究不失大家风度、政治谋略。

  唯独刘备,穷困潦倒身无长物。在如此的境地下,除了谋求那所谓的“人和”之外,没有其他的政治资本。因此,混迹江湖、寻求帮衬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是白手起家,以至于后来每每行事,总是掺杂着太多的江湖习气。或许也是过于依赖江湖作用的原因,其团队最终也走上了一条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那就是成事艰难,灭亡迅速。

  想当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因为生逢乱世,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观望,梦想着在动荡之时能挖得“第一桶金”,最终借助历史潮流走上庙堂。老百姓不懂这个,有的只是逆来顺受,把命运寄托于上天。当然,觊觎天下者,最眼红的实际还是汉末那些没落了的皇亲贵胄,唯有他们才具备先天的实力,像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更多的只是书生意气,为他人做了嫁衣。

网络配图

  在那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大环境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先填饱肚子,故而谁钱粮多,谁就会有兵马,像河北的袁绍、徐州的陶谦、辽东的公孙瓒、谯县的曹操、江东的孙坚等,都是世袭,不缺钱粮。所以一呼百应,很容易就拉起了队伍。但刘备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皇亲,却早已潦倒的不行,平日里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到了这种境地,不要说是拉队伍,自己的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头上戴了一顶透风的“破帽子”,到哪里也不会有人买账。更何况,这个混迹街头的流浪汉,到底是不是真的皇亲还要另当别论。即便真是,在那个皇权衰落、饥不择食的年代也早已显得无关紧要了。

  想来刘备天生也不是安分之人,总想着要出人头地,而重兴汉室自然就成为了他的一面旗子。想法有了,但终究没有办法。左顾右盼,自己孑然一身家徒四壁。没有那个实力,最后只能游走江湖,到处依附,网络人才。早年,先是投奔公孙瓒,好歹安排了个职务,却终究是个“打工”的,前途黯淡,命运更是朝不保夕。刘备聪明,一看不行,干脆辞职“下海”自己闯江湖。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这人脸皮厚,比张飞大一点是不假,比关羽却是小了许多,但人家头上有一顶“皇叔”的大帽子,在关羽和张飞面前,当“大哥”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好在关羽和张飞人都老实,也不在乎这个,只要有酒喝,有肉吃就行了。于是三人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一下子就把老关和老张笼络住了。

  要说这个时候的刘备,还只是江湖中的三流人物,离政治差得还很远。除了在江湖上留了个好名声,引得一些江湖豪杰前来相投之外,脚下从来都没有占据一席之地,不是投靠袁绍,就是依附曹操。但夹缝中求生存,命运往往是朝不保夕。后来,因为密谋诛杀曹操的机关败露,不得不再次逃亡江湖,并从此拉开了夺取天下的序幕。

网络配图

  现在想想,刘备的江湖情结确实是很浓的,都被打的没有了立身之地,还在想着靠勇力征服天下。诸葛亮就在眼皮底下,刘备却是充耳不闻,要不是连续吃了人家的“闷棍”,又受到“水镜先生”的点拨,才拉下脸来“三顾茅庐”,怎么可能有后来的三分天下呢。直到遇到诸葛亮,刘备才终于想明白了,光靠打打杀杀是难以“做大”的。话虽如此,但刘备的江湖情结却是从来都没有改变过的。

  后来几经厮杀,才终于占据了西南偏远一隅,成就了半世英名。但三分之后的蜀国既不是诸葛亮的,也不是赵云、蒋琬、魏延、费祎等人的,而是刘关张弟兄三个的,当然,最终还是他刘氏家族的。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那就是非嫡系不用,非家族势力不用。尤其是自白帝城托孤之后,国家命运已完全系于诸葛亮一人身上。而诸葛亮,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成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必然是小心翼翼,不敢轻易有所舍弃和半点懈怠。后来果不其然,由于诸葛亮的独断专行事必躬亲,最终导致蜀国后继乏人,一步步走进了灭亡的死胡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