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练字走火入魔竟然吃墨水?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王羲之从他年幼的时候就是十分喜爱书法,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专研,终于令他成为后人所仰慕的“书圣”。王羲之十二岁的时候,发现父亲王旷手中有本《笔论》,于是偷来习读。其父发现了,担心会将家传泄露出去,便将《笔论》拿了回来。然而醉心书法的王羲之跪在王旷身前,许他研读,可见王羲之练习书法之心的真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羲之练字的刻苦精神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在平常的走路吃饭的时间都会被利用来习字。王羲之经常是一边走路,一边在自己衣服上用手比划着,时间一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更为出奇的是,王羲之在练字到忘我的境界时,经常会忘记吃饭一事。后来家人送来饭菜,王羲之会很自然的将馒头蘸上墨水往嘴里送,还觉得味道不错,浑然不知他的嘴角已经全黑了。

  据说,王羲之这么忘我的钻研书法,还让他成了旁人羡煞的“东床快婿”。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与同朝的太傅稀鉴是好友,稀鉴就打算从王家弟子中挑选出一位作为自己那才貌双全女儿的女婿。当稀鉴的管家来到王家看看王家弟子时,因为都想成为稀家女婿,所以他们个个显得都有点紧张,只有东边厢房的王羲之仍旧泰然自若地躺在床上,忘我地思索着书法的事情。稀家管家将这事告诉了稀鉴,稀鉴认为这人就是那含而不露书法极好的王羲之,所以就将爱女嫁给了他。

  王羲之隶书

  王羲之的作品一般以行草和楷书为主,隶书作品少之又少,虽然说王羲之早年写的都是汉魏隶书,但是流传到后来的都是他的行草,王羲之有名的作品中,用隶书写的也很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羲之作为书圣,对整个书法史的贡献非常大,对于王羲之的笔法也有多种不同的概括和理解,对于王羲之的书法所体现出来的,风流、不激不厉的艺术风格,是属于一些精神层面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起来,有不同的观点。

  从学术的观点上来看,我们也只能从作品的风格和气韵等一些精神方面的来判断分析。所以无论我们对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好是坏,都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王羲之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都是可以进行理性分析的。有了具体的字和笔画作为依据,我们才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方面达成共识。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唐代是楷书的发展时期,而在两个朝代之间的魏晋则是行草发展的辉煌时期。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很简单,要说推动书法字体变化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明白,或许是让书法写的时候更加简介和快速。

  从小篆到隶书到章草再到草书,王羲之和王献之所处的魏晋就字体来说,是隶书向楷书的变化阶段;就书体来说是史汉隶书体向行草书体转变的开始。可以说王羲之所处的阶段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关键阶段。

  王羲之吃墨水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后人敬仰,小的时候,王羲之的同伴在愉快的玩耍的时候,他在家中专心练字,他写坏的毛笔推在家中的后院里,都快推诚一座山了。他经常在家里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池塘的水都被渐渐染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帮这个情况告诉夫人。

  夫人听了非常担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为练书法走火入魔变得茶饭不思,随后伤了身子,就带着丫头前去劝说,谁知道王羲之正拿馒头蘸着墨水吃的津津有味

  夫人和丫头大笑,丫头说先生您有没有觉得今天的馒头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笔,若有所思的说,这酱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来潜心写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当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

  夫人赶忙上前夺过馒头,心疼的说,你的字已经那么好看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废寝忘食的练习,王羲之说:“我的字都是模仿别人来的,现在我要创造只属于我自己的字了。”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羲之终于让自己的书法自成一派了,他终于摆脱了模仿别人的烙印,成为被后人模仿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