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天下未乱蜀先乱来龙去脉 解读天下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四川和重庆所在的巴蜀盆地地势独特,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从军事上看,山地险峻,隔阻难通,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从经济上来看,盆地面积高达十六万平方千米,其中宜于农耕的川西平原即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此,蜀地具备了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军事和经济优势。最直观的解释,这是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所致。

网络配图

  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蜀地足以独立于天下逐鹿的中原之地,独树一帜,虽无力进取,亦足以自保;而天下将定之时,蜀地又因僻处西南,无关大局,往往最后才被纳入版图之地。

  这一解释,]对于何以“天下已治蜀未治”更有说服力,得陇望蜀,平定天下的过程从来都是由中心及于边缘,巴蜀之地因其地理偏远而最后平定,符合这个规律。但是,何以会“天下未乱蜀先乱”?这一解释却未见得充分。

  所谓乱,也就是造反,且不仅是一时一地的造反,而是成规模的造反。在大一统帝国治下,造反不绝于书,起因多为民众难以忍受无尽的压榨。蜀地先乱,并非是指此地压榨独狠,造反独多,而是指此地更容易形成大规模之乱,尤其是当王朝统治步入晚景之时,尤其如此。

  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将统治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实行相对无差别的政治和经济攫取,埋下了群起响应的种子,而受制于资源的约束,帝国不可能拥有无限的镇压力量,加上中央帝国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战略目标,配置其镇压资源,于是,就在帝国境内形成了力量配置的不平衡,一旦出现造反,镇压力量薄弱的地方就相对更容易发展壮大。

  帝国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政权安全,为此,常常将其军事力量主要部署在帝都的周边,此即是所谓的“内重外轻”,历代统治,无不如是。一旦出现地方武装力量坐大,形成“内轻外重”之势,如唐末之藩镇,又如清末之湘军淮军崛起,王朝的气运也就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网络配图

  在中国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内,四川既远离王朝中心地区,又处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战线的大后方,此地配置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遂为常态。也因此,一旦出现造反,当地官军往往不敷应用,加之路程遥阻,也不能相对迅速地调集兵力,这就为一时一地的造反的迅速蔓延壮大提供了条件。

  宋朝的王小波李顺起事即是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打着“均贫富”旗号,就由一万人发展到了数十万人,攻克成都,建立政权,势力几乎扩大到了盆地全境,北宋朝廷不得不从外派兵,分别由剑门和夔门入川,才最终将之平定。因此,即使蜀地与其他地方因为相似的原因而偶有起事,却因为镇压力量的薄弱而更容易成事。

  此外,蜀地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为“蜀先乱”提供了助力。四川和重庆所在的巴蜀区域文化发育甚早,灿烂的三星堆文化表明,同一时期的巴蜀文化并不逊色于同时期任何地区,且邻接中原文化,很早就与其他地区广泛交流往来,自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更是彻底并入到统一的文化和治理秩序之中,以至于今。

  但是,古时出入盆地,动辄经月,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巴蜀之地又形成了相对独立自足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在区域之内具有更密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往来,一旦出现造反这样的大事件,原本存在的密切往来就可以转化为对抗政权的组织资源。如清末保路运动时,面临清军压境,成都的保路党人就通过在木板上写字的方式,顺江传送这种“水电报”,很快得到了全川各地的广泛响应。

网络配图

  “天下未乱蜀先乱”,表明了以暴力为后盾的大一统帝国强大背后的软肋,只是,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交通体系的建成,军事镇压力量的配置已经能够超越时空的阻隔,依靠自然条件和地理距离已经不足以赢得类似的条件,也因此,“蜀先乱”已经成为绝唱,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已经将“天下未乱蜀先乱”之类的传统智慧总结彻底终结。

  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次的“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起因,却正是因为要建设铁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而被调集入川的湖北新军,也正是拥有热兵器的现代武装。而最终,革命党人抓住了湖北新军离开后的军事空虚,得以在起义后迅速站稳了脚跟,这才有了后来的南北议和,清廷逊位,一个原本要结束“蜀先乱”的现代交通规划,却导致了“蜀先乱”的最后登场,引发了谁也无从预想的王朝覆灭,这或许就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