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慈禧是清朝末年最有权势的女人,他一生飞扬跋扈,但一旦听到大清门就会勃然大怒,这是什么原因呢?
看看晚清最后50余年的历史就知道,这50余年,基本上就是她一个人导演的一场戏。
慈禧从咸丰皇帝的一个嫔妃起家,先在热河送走了自己的男人咸丰。
然后身居后宫,以听政的方式,将同治、光绪这兄弟俩玩于掌股之中。
即使是垂列弥留之前,还立了晚清最后一任皇帝宣统。
晚清皇室传了三代四帝,基本上全都在慈禧的掌握之中。
网络配图
纵是她一生如此嚣张,却有一道门,是慈禧一生都耿耿于怀、不敢直面。
只要有人提起这道门,慈禧就会灰头土脸。
这道门:在明朝它叫大明门,在清朝它叫大清门,后来到了民国又叫中华门。
1、大清门是道什么门?
大清门,为帝都皇城之正南门。
入此门,即为皇城;出此门,实乃市井。
国人向来以南为贵,故此门风格庄严厚重,规制极高,堪称“国门”。
从其名来看,此门以国号为名:”大清“二字,也足见规制之高,远甚于皇城其他城门。
规制之高,能与之对应的,有明十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大红门。
此两者,均为帝制最高之级别,唯一区分,则是一生一死,阴阳两界而已。
大清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始名”大明门“。
大门两侧,有明代大才子解缙所题双联: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意向自是高远,格局颇为宏大。
1644年李自成进京,定国号为顺,改”大明门“为“大顺门”。
只是这门头匾额都没来得及更换,满清人已经兵临城下。
网络配图
同年,满清入京,改”大明门“为”大清门“。
满清人在更换这门匾时,偷了个懒,将前朝门匾取下,翻过来刻上了”大清门“。
当时人们不知门匾背后已有”大明门“三字,还打算把这”大清门“门匾拆下来,反过来再刻”中华门“。
待拆下来一看,才发现两百多年前,满清人已经玩过这套路了。
仓促之间,找了块木板,由时任京兆尹王冶秋写了“中华门”三字,挂于此门檐下。
与明清两代均传国数百年相比,民国只有区区数十年。
看来这木板做的匾啊,终究还是不如石匾结实!
2、慈禧为何对大清门耿耿于怀?
这事儿,就要从大清门的使用说起了。
这大清门是最高规制的国门,自然也不会轻易开启,更不是谁都可以从正门进出了。
依清时宫廷规定:大清门之正门,只有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才能进去;其他人只能走侧门。
皇帝大婚之典,只有皇后才能从大清门内进入紫禁城,而其他嫔妃只能走后面的神武门。
1852年,当时还叫兰贵人的慈禧,被咸丰选入宫时,只是个普通贵人,所以只能从神武门进宫了。
从此,没能走大清门进皇宫,就成了慈禧后来永远弥补的缺憾。
不管之后混的怎么好,从神武门进皇宫的历史终究无法更改。
网络配图
话又说回来,慈禧对这事儿看得极重,至少说明一点:在她心里,是真把这大清门当国门来看的。
3、慈禧的小叔子,就都拿大清门堵了慈禧的嘴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是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而端华又是慈禧的死对头。
就因为这么个关系,慈禧想废掉阿鲁特氏这个皇后。
咸丰的五弟敦亲王奕宗,就负责皇室的宗亲事务,慈禧于是找他商量废后这事儿。
奕宗这个小叔子,就这么回了他嫂子一句:
——按家里的辈份,你是婆婆,她是儿媳妇,你说了算。
——但按大清的规矩办,她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你一个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人,怎么能废她呢?
——这事儿,奴才不敢奉命!
这话把慈禧给堵的!
4、慈禧的儿媳妇,更因大清门不把慈禧放眼里
同治立的皇后,也就是慈禧的儿媳妇阿特鲁氏也不是个善茬。
同治在世时,别人劝她:你婆婆那么厉害,你就讨好一下她呗!
她小嘴一撇:
——讨好她?我是奉天地之命、祖宗之规,从大清门娶进宫的女人,凭什么讨好她啊?
这话让慈禧知道了,那个恨啊!
同治死后,阿特鲁氏知道自己所倚大树倒了,天天哭啊!
她爸崇绮就问慈禧:皇后她天天这么哭,也不是个办法啊,老佛爷你看怎么办?
慈禧回了一句:既然皇后她这么悲伤,那就随皇帝一起去呗!
崇绮回来,就给自己女儿递了个纸条,上面只写了一个字:死!
网络配图
真是可怜这个女人——丈夫早亡守了寡也罢了,还要被婆婆和自己父亲逼着去死……
几日之后,阿特鲁氏暴死宫中。
民间尽传,是慈禧派人逼她吞金自尽。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言,这阿特鲁氏的陵墓被盗挖后,盗墓者为得其腹中所吞之金,竟剖腹取金,肝肠流了一地。
唉,这人世……
转眼过了两百多年,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成立次年,又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