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舞水河又名舞阳河,属长江水系,发源于贵州瓮安县,这条河流在进入湖南怀化境内后,优雅地一转圈,把一座10平方公里的古村拥入怀中——古村叫做荆坪,由于在舞水河的臂弯里被围成鲤鱼形,风水学上称为“鲤鱼得水”,是一块难得的宝地。
网络配图
由于未经开化,古村鲜为人知,但在更早之前,这个“小地方”却风生水起:村落是舞水文化的发源地,留有众多名人足迹;古老而神秘的乡间小路旁,遍布着40多处有数百年乃至千年历史的古迹;村中95%都是潘姓人,他们声称自己是北宋名将潘美的后裔……
潘氏宗祠
荆坪古村的诞生,与历史小说《杨家将》中恶名昭彰的大反派——奸相潘仁美有关。在小说中,他仗着国丈的身份残害忠烈的杨家,与女儿西宫娘娘欺上瞒下,权倾朝野,最终死在杨继业之子杨延昭的刀下。
提到这本小说,古村中的潘氏宗族族长潘中兴连连摇头:“这事儿是千古奇冤,被小说戏剧一渲染,忠心耿耿的开国元勋硬是被糟蹋成了卑鄙残忍的小人,这让潘姓人上哪儿说理去?”
史料也证实了族长的说法:潘仁美的历史原型的确并非大奸大恶之辈,而是一名在宋辽战争中战功显赫的武将,名叫潘美。北宋熙宁初年,因救援杨家将不力,潘美被朝廷降级处置,贬谪到溆州府(今怀化)任行政长官。据当地县志记载,潘美看见舞水河畔的土地上遍布荆条,是个蛮荒之地,便将此地命名为“荆坪”,并带领人马开拓出最早的怀化古城,潘美也因此被视为当地人的先祖之一。
现今,村中最庞大的建筑是潘氏宗祠。整个宗祠占地1600平方米,远看就像一个巨大的牌坊,大约有400多年历史,具体始建年份无从考证。这个祠堂经历过战争的摧残,匪患的破坏,甚至还遭到过洪水的凶猛侵袭,前后共修缮了四次——不过,在村里人眼中,它依旧是潘氏族人的信仰。
网络配图
但是,潘美的牌位并不在祠堂里,祠堂中供奉着一位被村里人反复提起的先祖——乾隆的启蒙老师潘仕权。潘仕权是当时朝廷中的一位风云人物。但令人遗憾的是,荆坪村中的潘仕权故居早前毁于一场大火——一位抽着叶子烟卷的老人对笔者感叹说,“可惜老祖宗哪……”故居旁的转角楼、德经坊等建筑中藏有他的不少作品,可惜大火让藏书片纸无存。
禁唱杨家戏
与潘氏宗祠相连的,是荆坪古村最为古老的建筑:古戏台。戏台前的大厅、天井和地面全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听戏。
每逢祭祖、庆丰、祈雨、求福时,荆坪人都聚集在此,到了年节时甚至要连唱半个月戏曲——就像是一种特有的神圣仪式。置身戏台周边,似乎当年那些出将入相的场景就在眼前:这边刚刚唱完《王朝马汉一声禀》,那边又响起了《桃花扇》……值得一提的是,在荆坪唱戏有个奇怪的规矩:禁止唱歌颂杨家将的戏码,所谓“潘杨不两立”,潘家后代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对先祖潘美的“名誉保护。”
荆坪最著名的戏种是傩戏——这延续千年的戏种,本是商代形成的一种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由于是以歌舞形式表演,所以又被称为傩舞。
人拜古树为“干娘”
荆坪古村还拥有众多古迹,它们被视作“活着的历史”。
如果把荆坪村散落的古籍视为“散落的珍珠”,村中那条有千年历史的青石板道就是串联珍珠的主线条。古道曾经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交通驿路,西南地区送到北京的八百里加急文书都要在这里换马。古村沿河一线今天还保留着宽阔的跑马场。
网络配图
村口的古码头边,立着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双凤桥以及下马亭遗址。相传石碑是乾隆皇帝赐给村子的,官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传说晚清名臣林则徐路过此地时,还曾对着石碑磕头数下,以表尊重。
井被村里人称为“龙眼”,村民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有水井,所以又被称为“千井之村”。其中最有名的是叫做“节孝坊”的古井,据说那位有“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王昌龄到访时正遇湖南大旱,干渴的他趴在井口猛喝一气,直呼畅快——由于井水在大旱之年也不曾干枯,拯救过无数性命,因此被看做是荆坪古村的“龙脉”,井口有36道勒印,是井绳日积月累磨出来的痕迹,足见其井龄的古老。
除了残存的历史古迹,潘氏宗祠旁还有七星树——七棵大树呈北斗七星状排列:年龄最长的那棵已经超过千岁,是荆坪最年老的“长者”;最神奇的是七星树上还长着其他不同的树:观音树、苦栗树、金腊树、刺桐树、槐树等5种不同的树种拥抱共生,非常罕见——鉴于七星树的神奇,荆坪人对它们非常尊重,还将家中孩子的名字书写在布条上挂到树干,以祈求树神的庇佑和恩泽,甚至让孩子认古树为“干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