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坐轿子不仅舒服,而且在社会性上面感觉良好,清楚地区分了“人上人”和“下人”。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上的事儿,都是天大的事儿,即使因此耽误了大事儿,也只好认了。
网络配图
皇帝坐车吗?当然坐。君不见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发掘出来的安车,那就是皇帝坐的。当年秦始皇周游天下,坐的就是这种车;死在半道上,配上一车鲍鱼拉回来,也是这种车。再往前推,周朝周天子大概也坐车,周穆王也是坐车满世界走,据说还西去见了西王母。秦国的祖先,就是给周王驾车的。帝王坐车,驾车的人当然得坐在乘车人的前面,在轿子没发明之前,没有人对此提出礼仪上的异议。孔门的《三礼》,对此一句话不说。
中国的车,两个轮子,没有减震装备,坐上去不舒服。路况要是不好,就更不舒服。过去乘马车或者骡车长途旅行,一天走下来,乘车的人骨头都快颠散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在车上面做改进,反而另辟蹊径发明了轿子。
网络配图
轿子跟车不一样,是人抬着走。轿子越大,抬的人越多;抬轿的人经验越是丰富,坐着的人就越舒服。无论路多么崎岖不平,经过人的肩膀和轿杆的消减,颠簸度可以消解为近乎零。到了清朝,轿子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宽大舒适,坐的人可以在里面睡觉。
不仅吃食和烟具可以放在里面,只要坐的人不嫌味,马桶一样可以装进去,像个活动的小房间。小汽车传到中国,国人命名曰“轿车”,其实就舒适度而言,轿车还真不如轿子。轿子这样舒适,所以,连带兵打仗的将军能坐轿,都绝对不骑马,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时期,从国外学了军事回国的将军们,带兵征战时也经常坐轿。一旦轿夫反水,或者撂挑子不干,将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坐轿子不仅舒服,而且在社会性上面感觉良好。什么叫“人上人”?坐轿子的人,就是“人上人”。尤其是官轿,不仅宽大舒适,而且等级森严。什么官阶,坐什么规格和颜色的轿,多少人抬,都有详细的规定。远远看去,不消见到人,只看轿子,就知道什么等级的大人物来了。所以这么一来,轿子就跟礼仪严密挂钩了。挂钩之后,在一般情况下,皇帝就不能乘车了。
网络配图
抬轿的人,永远是“下人”。虽然说,抬轿和抬轿的比,还是有高低贵贱之别。给官员抬轿的,就比一般的轿夫高人一等;给皇帝抬轿的轿夫,那更是轿夫中的娇子。但是,他们在乘轿人面前,永远都是伺候人的——弯腰伺候人入轿,然后在下面抬着走。不像驾车的,可以坐在乘车人前面。所以,只要大人物出门的交通工具是轿子,就不存在礼仪的麻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