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宫廷点心为何让外国使臣觉得臭气熏天? 宫廷点心大全名称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代宫廷素爱点心,御膳房一共五个部门,点心局则占其中之一,种类也特别繁多,据说慈禧太后的西膳房能做点心400多种,出品的点心当是美食精品。这么好吃的点心也不知道招谁惹谁了,竟然在清末的时候引发了外交事件。

网络配图

  1900年后,清廷放弃了以往对外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倍加亲善,也就常有外国使臣前来觐见。在面圣之前,这些公使都要提前到南书房等候,可每到南书房的时候,总有一股臭气熏天,让这些使节人人掩鼻。外务部的引见官员见状也觉得有碍国体,太没面子了,就报到外务部堂官,外务部的官员又找军机处大臣商量,找其原因,竟然是跟宫里的点心有关。

  清宫当中的点心实在丰富,出品量也大,尤其是萨满祭祀所剩下的“点子”,又叫“饽饽桌子”。据唐鲁孙所说,萨满祭祀时这饽饽桌子一层就能有200多块,最少三层,最多能到21层。这种点心一般有甜咸两种馅,用料就是油酥白面、白糖或者椒盐、奶油。因为点心太多,宫里那么多人天天吃,都得剩一大堆,更何况好多人早就吃腻了。于是太监们就生出个主意,各宫去收不要的点心,然后做酱。

  宫里的点心,选料是最好的,用料也是超足的,更何况还有很多是用于祭祀祖先的,所以做出来的面酱格外好。酱好,太监们做买卖的脑子也特别好,每次做出新酱,就给各王府和一品大员的家里去送,送可不白送,哪位王爷不得赏点,少说5斤酱也得赏个十两八两的,赏钱还是小的,这些王宫亲贵们吃着好,传的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网络配图

  外间能吃到宫里的东西很难得,做的又格外好,再有各位王爷给扬名,官员们都以得此稀世珍酱为荣,更有很多人托人花高价买,专门送礼用,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宫酱”。这一下,这一大笔卖酱的钱就成了太监们的一笔大收入。

  此风愈发兴盛,做酱逐渐就成了宫里的惯例。做酱就得找个地方,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黄酱也好,面酱也好,吃着虽然好吃,但是腌制的过程是奇臭无比的。咸丰以后,都是小皇上,一个人,就在宫里读书,以前皇子们读书的南书房就闲置了,这地方人少不碍事,虽有奇臭,但是毕竟能闻到的人少,太监们就把腌酱的缸放到了南书房门口。

  谁曾想1900年以后,南书房因为是外朝离乾清宫最近的地方,又被重新启用,成了外国使臣候旨的地方。见皇上,那是国礼,搁这么个臭气熏天的地方,人家外国公使也不干啊,八国联军刚从北京撤走,这儿又给我们来个下马威吗?

网络配图

  虽然后来外务部的官员很重视,都找到了军机大臣,可军机大臣了解了这样的原委后,就怕得罪了太监,以后在老太后面前不定会有什么差池,也就没敢言声,也就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十年。后来一个外国官员知道了这件事,就说从酱缸这件事来看,清朝就非忘不可。可不,他这话没说几年,大清就一命呜呼了。

  制度的腐败并不一定表现在谁贪污了多少钱,收了多少钱的贿赂,更可怕的是谁都怕事,哪怕多小的事,影响有多坏,而没人愿意管。就酱缸这个事,皇上不是不可以管,太监也未必就不愿意挪,可军机大臣这样顶级的官员都会因为“可能”得罪太监,而不愿去上报,弄得外国使臣接待处臭气熏天了十年,你外国公使臭,还碍得着我回家炒土豆丝吗,这大清还有什么体统可言,当然,拖到最后的结果,也就是等来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