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导读:夷陵之战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转折的大战,蜀国在此几乎输掉了所有的积蓄。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也曾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了经过。其中更是提到了蜀汉五虎将黄忠惨死于无名小将之手,会是这样吗?且看下历史中真实的夷陵之战和《三国演义》上的区别。
一、引子
夷陵之战发生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到章武二年,其起因在于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而造成的孙刘交恶,刘备之战略目标在于夺回荆州,重新取得对峙三方中的优势地位,其结果却是气势汹汹的刘备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彻底丧失了对于荆州的所有权,而被牢牢限制在三峡之内。小说《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从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到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用了将近四回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重大战役,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历史,又有多少是作者虚构或者前人虚构为作者所沿用的呢?
网络配图
二、刘备出兵前准备及安排
小说第八十一回中叙述了刘备伐吴的军事安排,原文如下:“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黄权、程畿为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这一段军事安排就很值得玩味。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尽管《三国志》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但是,诸葛亮与当时的太子刘禅都没有随军出征,并且从后来刘备病重白帝城前他们从川中赶来,也能够看出这一点。
接下来的句子很有意思,马超“助”魏延守汉中,很多人认为此处是罗贯中搞错了,并且把它列为有违史实的一个地方。因为马超可是“五虎将”之一啊,魏延哪里能够与他相比,怎么会马超助魏延,显然应该对调。其实,这一条恰恰是尊重历史的。马超在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三国志?蜀书?马超传》,以下凡引《三国志》内容,均直接写列传名),而魏延则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就已“领汉中太守”,后来“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魏延传》),汉中太守当然不如凉州牧官大,但是,在汉中的问题上,显然应该是马超“助”魏延。而且,当时刘备并未真正占据凉州,所谓的“凉州牧”只是遥领而已。
下面赵云的安排一如前面诸葛亮的安排一样,属于据实推理,没有问题。但是,接下来一个人的出现,让人们大跌眼镜,此人便是黄忠。我们来看看黄忠的情况,“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然后“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为后将军”,继而,“明年卒,追谥刚侯”。(《黄忠传》)也就是说早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也就是刘备伐蜀的前一年,黄忠就已经去世,怎么可能“为前部先锋”并且后来又战死沙场?显然,是罗贯中给了这位老将一个悲壮的结局。
至于黄权、程畿等人,均曾参加战役,不过职位未必完全相同,可说是罗贯中的合理推测,这里不再详究。后面有一个情况很值得注意,就是“并五溪番将”,而《三国志》里怎么说的呢?“(章武二年)二月”,“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蛮夷,咸相率响应”,(《先主传》)也就是说,在刘备进驻夷道?亭之后才让马良招纳了五溪蛮,并不是小说中说的出兵前就已经将五溪蛮招入麾下。至于最后一句的七十五万兵力,则找不到任何史料证据,而且根据蜀汉灭亡时“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后主传》裴松之注引王隐《蜀记》)来看,当时的蜀汉政权是绝不可能拥有七十五万兵力的,这一点纯属虚构。
三、战前孙权与刘、曹之交涉
夷陵之战战斗过程比较复杂,《三国演义》叙述了许多细节问题,这里不便一一考究,择其要者予以分析。
据《三国演义》,在孙权得知刘备大举出兵进犯的消息之后,大会群臣,商议对策,而此时,诸葛瑾主动请求为使,去说先主罢兵。这一段是否与历史相符呢?历史上,确有诸葛瑾劝说刘备罢兵之事,但是与小说相比,有几处明显的不同。首先,诸葛瑾并没有如小说中说的那样亲自前往白帝城,只是“与备笺”(《诸葛瑾传》)。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诸葛瑾给刘备的信中没有任何归还荆州的话语,其原文如下:“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诸葛瑾传》)
而在《三国演义》中是怎么说的呢?“孙夫人一向思归。今吴侯令臣为使,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不仅要还回孙夫人,还要还回荆州,这个与史实相去甚远。须知荆州于孙权之利害甚大,失去荆州,长江上游则无险可守,孙权费尽心思夺取的荆州怎可能如此轻易交回?
在向刘备求和遭拒之后,孙权转而向曹魏求和,以防止腹背受敌。罗贯中详细记录了赵咨使魏及孙权接受曹丕册封为吴王的过程。《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中,赵咨与曹丕的对话摘录如下:“丕览表毕,遂问咨曰:‘吴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奖毋乃太甚?’咨曰:‘臣非过誉也。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这一段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基本吻合,只是措辞稍有区别,而之后的对话则与上传注引《吴书》相吻合,篇幅较长,此处不再全文引用。
四、陆逊之出场
外交交涉失败,只能武力御敌。据《三国演义》,孙权先派孙桓与朱然前往御敌,被刘备击败,孙桓受困于彝陵城中。其中战斗细节姑且不论,就事件本身来说,其来源在于《三国志》中的这样一段记载:“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陆逊传》)可见,这件事确是事实,但是,时间显然有问题。小说中是孙桓战败被围在先,然后陆逊才做了主帅,而事实却是,孙桓“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孙桓传》)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陆逊传》)由陆逊统帅孙桓等人,不存在孙桓在先,陆逊在后的安排。
显然,这里是罗贯中利用了小说情节的复杂性,给陆逊出场以铺垫,显示陆逊的能耐,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罗贯中接下来并没有立即叙述任命陆逊之事,而是一口气讲了三个故事。说是故事,因为它们全部是虚构的。第一个就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的老将黄忠之死。罗贯中安排黄忠死在了吴将马忠的暗箭之下,这样,既树立了一个悲壮的英雄,又让读者在惋惜之余,更加痛恨孙吴主臣,从而与整个小说以刘汉为正统的观念相符――凡与之对抗的,都视为“反动派”。
第二个是甘宁之死。小说中甘宁带病出征,被沙摩柯射杀。这一段写得异常伤感,摘录于此,以供品味:“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第八十三回)而关于甘宁的死,《三国志?吴书?甘宁传》里只有一句话“宁卒,权痛惜之”,并没有写到甘宁死于此战,也当然没有演义中这般伤感。
第三个故事最玄乎,玉泉山关公显圣,并且助儿子关兴杀了潘璋报了仇。显圣之事当然是假的,但杀潘璋是不是真的呢?很遗憾,也不是的。《潘璋传》中的这句“嘉禾三年卒(234)”否定了这个让无数读者拍手称快的故事。
接下来战役的另一主角陆逊登场。罗贯中把陆逊的登场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阚泽,《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是,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保举陆逊为帅。翻遍史书,也找不到此事的任何痕迹,显然,这里又是罗贯中的虚构。真实的阚泽是以文采和礼仪见长的,“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阚泽传》),在《陆逊传》中直接叙述“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并没有关于阚泽举荐陆逊的记载。
网络配图
五、最后之决战
《三国演义》中,最后的决战开始前,有两次小规模的较量,一次是吴班屯兵于原野之上,刘备驻兵暗处,而试图引诱陆逊出击,陆逊并没有上当,而是回绝了诸将出击的建议。这一事件来源于《陆逊传》中的这样一段记载:“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此处之小说情节与史实完全一致,没有虚构成分。再来看另外一场战役,陆逊在大战开始前,先派遣淳于丹进攻江南傅彤把守的第四营,结果未能得手,淳于丹战败而还。这件事在史书中只有一句话“乃先攻一营,不利”,罗贯中绘声绘色地把它演绎成了一大段文字,淳于丹这个人脱胎于前文所提到的鲜于丹,傅彤则是傅肜的误写,可以说,这一段,基本属实,只不过加入了小说家特有的演绎笔法而已。
在战术的安排上,罗贯中反复强调,刘备军驻扎在地形复杂之处,即诸葛亮和曹丕口中所说的“包原隰险阻屯兵”(第八十四回),因而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事实上,在《三国志》中,无论是《先主传》还是《陆逊传》都没有明确记载这一点,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认定罗贯中在胡扯呢?当然不能,事实上,这是罗贯中做出了合理推测。在地理上,三峡地区的确山水相接,茂林丛生,地形十分复杂,而根据战斗过程来看,刘备也没有发挥上游对下游的水军优势,而是在陆地上与陆逊交火,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刘备确实是“包原隰险阻屯兵”,给了陆逊以火攻的机会,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战役的过程比较简单,陆逊命令诸将分头放火,夹攻刘备,刘备军大败。这里小说中的情节与史实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是把任务的分配具体化了。接着,刘备败退的情况很值得研究。演义中刘备败退的景象堪称一幅忠臣效死的悲壮画面,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沙摩柯等人先后战死,就连孙权之妹听说军中讹传刘备的死讯,都投江而死。事实是怎样的呢?
先看傅彤,《三国志》中只有傅肜而无傅彤,基本可以判定此人就是傅彤的原型,来看《杨戏传》中的记载:“时又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程畿,“后随先主征吴,遇大军败绩,溯江而还,或告之曰:‘后追已至,解船轻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冯习、张南,“休元名习,南郡人。随先主入蜀。先主东征吴,习为领军,统诸军,大败于猇亭。文进名南,亦自荆州随先主入蜀,领兵从先主征吴,与习俱死。”并且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有这样的话“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陆逊传》也有相关记载:“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由此可见,此处俱是史实,并非罗贯中自行加入的情节,而孙夫人投河之事,则并不见于史载,只有“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先主穆皇后传》)这样的话,说明孙夫人早就离开刘备,返回吴地,这里应该是虚构的情节。
再来看刘备的逃脱,《三国演义》说到刘备逃走过程中的三个重要事情,一个是“先主令军士尽脱袍铠,塞道而焚,以断后军”,这一情况《三国志?陆逊传》中有明确记载:“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第二件事是赵云的接应,而且还顺带杀了吴将朱然,这一点,《赵云传》中并没有,而且从朱然来看,就更加离谱,据《三国志》本传,朱然死于赤乌十二年(249年),活了六十八岁,哪里会这么早被赵云杀死。这一条,是罗贯中出于创作要求给赵云加的戏份。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最玄乎的一件事:孔明的八阵图。罗贯中把八阵图描绘得如此神奇,以至于陆逊差点被困于此中没出来,这自然是演绎的成分。但是,其来源是什么呢?《诸葛亮传》中有“推演兵法,作八阵图”的句子,这想必就是罗贯中想象的出发点吧!
网络配图
六、后续
这里的后续讨论两件事,一个是陆逊为何不继续追杀刘备的问题。这一点,老罗并没有完全信口开河,直接弄出个八阵图了事,而是尊重了历史,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吾非惧石阵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第八十四回)这里与历史是相吻合的,《陆逊传》的原话是“又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第二个是黄权降魏的问题。小说中称,在大战开始前,黄权曾要求自己督军在前以挡吴军锋芒,而让刘备在后,以防不测,这个正确的建议被刘备否决,反而让他在江北以防魏军;大战之后,黄权又被阻断在江北,不得已而降魏。这两件事都是《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的。黄权本传原文如下:“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尽管黄权投降了魏国,但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仍然把他列在了《蜀书》中,这一现象很值得玩味,笔者认为原因大概有三,一者《三国志》中黄权的事迹基本上都是他在刘备手下时发生的,在投降魏国之后的数年里,除了加官晋爵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再者黄权不得已而降魏,并且此后并未对敌于蜀汉;最后黄权之子黄崇死于保卫蜀汉的战役中。
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并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般,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由于加入了大量的感情因素对此进行了部分扭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三国演义》当做文学作品来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