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古代鞋文化也可谓是丰富多彩,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不但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骄傲。今天,小编从古代文化中为大家盘点古代鞋子的种类,不妨一起看看什么鞋穿着最舒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记得分享哦!
网络配图
古代文化 作为人类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人曾经创造过非常丰富的鞋文化。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鞋头都有高高的鞋翘;热衷鞋卜鞋尖上的秘密尤多。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或是磨脚的现象。有意思的是,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
虽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买鞋还是讲左右的。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这与手刚好相反。在古代,还有人也因左脚畸长而出名,如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记其长左。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只。其实,鞋子不分左右国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时间,出现于1818年的美国。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
西晋时期鸳鸯鞋穿出黑白两道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可能与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的鸳鸯鞋有关。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只有贱民才穿,这与现代前卫一族有意穿之,以显时尚,完全不同。与官匪都有勾结之人在民间俗称为黑白两道,其来历便与鸳鸯鞋有关。古代鞋履等级区分严格,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连所穿鞋子的颜色都有严格规定。
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服制改革中即规定,鞋履的颜色士卒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犯者问斩。而对做买卖的生意人,西晋朝廷则规定,凡市侩必须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这种鞋就是鸳鸯鞋。这种一双鞋分黑白两只的现象,古人称之为黑白两道。由于商人多侫,喜官商勾结,关系复杂,进而衍生出了现代含义的黑白两道。
古代鞋头为何都有高高的鞋翘? 古人虽讨厌鸳鸯鞋,但不讨厌鸳鸯。鸳鸯被视为爱情鸟,在鞋上绣鸳鸯一类飞禽图案做装饰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汉唐以后,妇女常用鸳鸯图案装饰鞋履,成为潮流。唐代诗人令狐楚在《杂曲歌辞远别离》一诗里即说: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帘。这里的鸳鸯履并非颜色不一的鸳鸯鞋,而是一种做工精细、在鞋头绣有鸳鸯的精美女鞋。除了绣鸳鸯,还有的在鞋头上绣凤头、雀头、伏鸠等图案,相应称为凤头履、雀头履、伏鸠头等。这些鞋的共同特征是鞋尖翘起,古人称之为鞋翘。
网络配图
鞋翘设计虽然不是中国独有,却是中国古鞋的代表性特征。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翘头,区别一度男方女圆。鞋翘设计早在上古时已出现,到汉代出现了革命性的履头絇分歧设计,即所谓歧头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都曾出土过双尖翘头的歧头履。此后,即便是草麻质地的鞋子也会设计出高头鞋翘。隋唐时期,女鞋的款式变化主要在鞋头上,或圆或方或尖,或分为数瓣,或增至数层,但均是高头鞋翘设计。
鞋翘的设计相当讲究,如较为高档的高头云舄,以白布为鞋,青布作高,挽云头鞋面,以青布作条左右分置,每边横过六条,象征十二月。
即使五代以后出现了三寸金莲,即裹脚女性所穿的尖头小鞋,也没有放弃鞋翘设计。古人为何在意鞋翘?里面的道道很多。首先,鞋翘与鞋底系一体,这样鞋底与鞋帮便不宜开裂,耐穿;再者,古人多穿裙袍,鞋翘能托住裙边,不会踩在鞋底而跌倒。实际上,鞋翘设计还包含古人朴素的良好愿望,穿上鞋尖高高的鞋子,是不是步步高升?还有,鞋翘设计和古屋顶上翘的建筑设计实系一个理念,使鞋子轻盈风格变得突出。
鞋翘的秘密并不仅限于此,它还有防身、自卫的考虑。贵州苗族女性过去在做鞋翘时往往在鞋翘里暗藏刀片,在遭遇性侵之际,这刀片就是击退色狼、保护贞洁的秘器。
古代穷人为何借衣不借鞋? 古代穷人借衣服穿并不少见,但鲜见的是借鞋,即所谓借衣不借鞋。这是因为鞋子太便宜,草、麻都可以用来做鞋,没有借的必要。所以,古代的草麻鞋别称叫不借。
过去,作风不好、不守礼数的女人被称为破鞋。对其由来,已故学者胡考在其小说《上海滩》中有这样的说法:北方人所谓的破鞋,其实指的农村的土娼。因为实在穷不过,妓女的衣裳是向别人借的,惟有一双鞋子没有办法借,只好仍旧着自己的破鞋,这就是破鞋的来头。此外,破鞋一词由来还有另一版本,据说源于北京过去的八大胡同,一些为穷汉子提供性服务的暗娼、私娼,往往在自己居室外挂一只绣花鞋作为标记。时间一长,绣花鞋就成了破鞋,破鞋遂成一种特指。破鞋,在北京人嘴里,又被称为破大货。
网络配图
然而,也有人对上述两种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破鞋一词的出现应是古人性崇拜的变异概念,在古人眼里,鞋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是一种重要的性文化符号。这种性符号的产生,或与上古周朝始祖后稷的身世有关。后稷的母亲是帝喾高辛氏元妃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脚印而受孕生下后稷。此即《史记周本纪》中所谓,姜嫄践之(脚印)而身动如孕者一说。
鞋在古人特别是古代女性心目中,一直与性、婚姻联结在一起。现今被视为中国鞋的绣花鞋,在古代常被作为一种定情、吉祥之物来使用,在唐宋时已成风俗。
绣花鞋又叫绣鞋、扎花鞋,在晋南一带又称作晋国鞋。绣花鞋的出现传说与晋献公有关,他在完成晋国霸业后,要求宫妃在鞋面上都绣上石榴花、桃花等10种花果图案。同时还规定晋国女子出嫁时要穿上绣了花的鞋,绣花鞋从此流行,成为古代中国女性的保留鞋款。实际上,绣花鞋并非汉族独有,在少数民族中也是传情之物。如毛南族的女孩与男孩子定情坐夜时,会赠对方榄子鞋;仫佬族姑娘在走坡时,则会暗测情郎脚的大小,做双绣花鞋,下次会面时作为定情物送给他。
古代女性为何热衷鞋卜? 鞋在古代还是一种占卜工具,即所谓鞋卜。鞋卜,在今天看来属于一种迷信,但古人颇为热衷。《金瓶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中,就提到了潘金莲用鞋占卜,盼西门庆来寻欢的事情:盼不见西门庆到来,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条,也有鞋卜情节,丈夫外出半年后未归,年轻妻子唱道: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至于古代怎么用鞋子来占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占法。
网络配图
用鞋占卜或与缠脚有关,是流行于古代女性中间的十分独特的占卜形式,女人常用它来预测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何时回来、是否回来。鞋卜是凶是吉,是好是坏,要看鞋头和鞋口的朝向。戏曲家李开先《一笑散》中的鞋打卦诗最后四行是这么说的:不来啊,跟儿对着跟儿。来时节头儿抱着节头儿,丁字儿满怀,八字儿开手。
鞋卜在少数民族中间也很流行。广西瑶族过去有一种合鞋的订婚仪式,其中也是一种鞋卜:男女双方有意后,回家各做一只木拖鞋,如能配对,则合天意,否则不和。
贵州新娘的试鞋卜婚更典型。过去苗族姑娘出嫁时一定要穿草鞋,这不是没钱买好鞋,而是要试鞋卜婚。选出一把又长又白的糯米草,请寨里那些父母健在、儿女满堂的人,给自己打出一双草鞋,出嫁时便穿着这双草鞋去夫家,回门时则穿这双草鞋回娘家。穿草鞋往返一趟后,便脱下来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损情况,看哪一段先被磨烂,哪一段坚实无损,以此预测她一生中的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