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张角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虽然《三国演义》对“黄巾起义”多有污蔑之词,但细细品读文字,还是可以看出“黄巾起义”为何能在短期内席卷天下,撼动东汉王朝的根本。在演义的第一回,介绍的内容非常多。首先是讲到导致汉末混乱,三国割据的原因:宦官专权,朝政日非是根本原因;张角起义,震撼天下,是直接原因。而乱自上起,祸起民间,也是《三国》《水浒》的共同观点。那张角起义为何能动摇汉室根本呢?
其一,有宗教外衣。张角有南华老仙传授的三卷天书,能呼风唤雨,号称“太平道人”“大贤良师”。其实,古代各种起义、政变,无论是民间也好,朝堂也好,都喜欢用一些迷信手段。只要是披上一件宗教的外衣,增添一些神秘色彩,事情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像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也是以黄河石人出,弥勒佛降世号召民众。
其二,有民众支持。在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朝廷奸佞当道,几乎没有什么救治措施。而张角散施符水,为百姓治病,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从此获得了民众的支持。秦代末年,人们不堪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不得不造反。隋代末年,隋炀帝倾国远征高丽,百姓苦不堪言。每个朝代的末年,要不是天灾,要不是人祸,百姓无法生存,只能造反。但我们也要注意,东汉末年的并非由于朝廷乱政,百姓无法生存导致,因此东汉王朝在一些官员和百姓中还是有些威信,以至于曹操在世,始终不敢篡汉自立。
其三,有严密组织。张角有徒弟五百人,个个能画符念咒,行走四方,在招收门徒。张角将五百弟子分散到全国各地,发展各自的人马。和以往很多起义集中在一地,然后扩展到其他地区不同。张角率领的“黄巾起义”是在全国各地同时起义,其声势,其影响,是历代起义无法相比的。并且,张角将全国各地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的有一万余人,小的有六七千人,每个地方的首领都自称将军。也就是说,张角设立的三十六方,主要是以区域作为划分的依据,一如汉朝在全国设立不同的州郡。且各地首领都有比较独立的权力,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个措施确实具有一定益处。
其四,有统一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话简单明了,告诉人们,代表“苍天”的东汉朝廷已经要灭亡了,而代表我们穷苦百姓的“黄天”应当建立。苍天,黄天,既有颜色的对比,更有政治内涵的不同。“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相约全国各地的太平道徒众都在甲子年发动起义。还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要想在各地同时举世,不可能临时通知,于是张角苦心设计,甲子年既是老百姓们认为六十年一甲子的第一年,又象征除旧布新;天下大吉,既是说甲子年是个好年头,又是说甲子年我们同时起义。参与起义的民众基本上没有文化,口号都通俗易懂。
其五、有区别措施。一旦起义爆发,往往会陷入混乱,如何避免在战争中自己或者家人免受伤害,张角竟然也想到了。在以前日军侵华的时候,给一些人家发放太阳旗以示区别。张角更高明,让自己的门徒在门上写上“甲子”二字。既不会让官府注意,又可以让组织内部的人知道。而交战时以黄巾裹头,也成为以后农民起义常常仿效的一种区别手段。
其六,有朝廷内应。和大泽乡起义不同,陈胜吴广的起义是被逼无奈,而张角是蓄谋已久,竟然连朝廷十大常侍之一的封谞都打通关系了。可见张角其志不在小,其思何等缜密,张角同学精通官场心理,封谞虽然是“十常侍”之一,可却经常受到张让等人的欺凌,封谞要上位,就必需借助他人的力量和大量的金钱。张角投其所好,两人一拍即合。
可惜,张角用人不当,派弟子唐洲去联络封谞,没想到唐洲胆小,竟然直接跑到朝廷告发,封谞立刻被捕入狱,起义的很多资料泄密,张角只能提前举事。这也为黄巾起义最后的败亡,留下一些端倪,为起义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七,有明确定位。在起义的时候,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工将军”,三位没有称什么大将军,大丞相,或者称王称帝什么的,那些都是世俗的官职。张角三兄弟依然是化身为神,以天公、地公、人公自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具有神秘色彩。
其八,有施政纲领。张角对众人说:“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张角等人以圣人自居和以往的起事没有什么不同,但却提出,可以和百姓共享太平,这和秦末起义,经常标榜为某个国家,某个名人而起义不同,百姓们自然觉得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以上八大原因,张角率领的黄巾起义,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遍及天下,官军望风披靡,汉朝的中央军抵抗不利,于是下令各地自主征兵,直接导致了各地豪强势力的壮大,拉开了诸侯割据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