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说起隋炀帝,人们脑子里的印象就是,暴虐、残酷、荒淫无道,一切可以拿来形容“暴君”的词汇,全都可以拿来安在隋炀帝的身上。
特别是近代以来,像《隋炀帝艳史》一类的小说,传播甚广,使得人们从小说、戏曲、电视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上了解到一个几乎无恶不作的隋炀帝杨广。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隋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废掉原先的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实在是隋朝灭亡的先兆。
史书上对于隋文帝废掉杨勇改立杨广,采取了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来加以解释。特别是关于隋朝历史最为权威的《隋书》,以略带暗示的笔调,透露给大众,隋文帝之废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是出于杨广的作秀、欺骗,而隋文帝本人受到杨广蒙蔽,再加上独孤皇后推波助澜,所以隋文帝就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导致大隋步强秦的后尘,二世而亡。
不过,仔细分析,还是不难看出破绽来。《隋书》是唐朝初年编修的,参与编撰的都是上层官员,主编是以犯言直谏而闻名于世的魏征。唐朝的天下,正是隋炀帝遇叛乱身亡,唐高祖李渊在废掉隋恭帝杨侑自立而得来——相当于篡位。所以,在宣传策略上,唐朝官方一定希望把自己与前朝区分开来,前朝荒淫无道而自己开明贤德。所以,在叙述前任皇帝隋炀帝相关史实的时候,必然会有意无意地抹黑隋炀帝,以此突出新旧两个朝代的对比,让人不再怀念过去的隋朝,以增加新政权唐王朝的统治合法性。
(图)隋朝版图
《隋书》上说原先的太子杨勇仁德、礼贤下士,而杨广则残暴不仁,至于夺得太子之位以前,杨广那种虚怀若谷、勤勉恭谨的样子全都是装出来给父亲隋文帝杨坚和母亲独孤皇后看的,以此来讨两人的欢心。而等到隋炀帝即位之后,马上原形毕露,荒淫无道、杀戮无度。
不说别的,就说杨广在父母亲和所有人面前着意伪装,这点恐怕不是很说的过去。开皇二十年废立太子的时候,杨广已经三十二岁了,如果一个人要在一部分人面前假装一段时间,那是可以办到的,可杨广不仅在父母亲面前,在几乎所有人面前都做的十分得体、十分到位,因此而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赞誉,说实话,要这样伪装三十多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史书上的记载,恐怕有故意抹黑的嫌疑。
开皇二十年废立太子之事,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当时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单单只从上层来看,原太子杨勇一党的高熲,早在杨坚当皇帝之前就追随左右,二十多年时间一直对杨家和隋朝忠心耿耿,所以杨坚也放心地让高熲一直担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国务院总理),总领百官。可是,废立太子之后,高熲不仅失势,甚至在不久隋炀帝即位后就被处死。如此大的变动,隋文帝不会不加考虑,如果认为隋文帝仅仅因为杨广的表演就轻易废立太子的话,未免太小看他了。
隋文帝杨坚四十岁登上皇帝之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并且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掉陈朝统一了中国。他之所以在开皇二十年废立太子,当然有很 多因素存在,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为隋朝的长远安定考虑。
杨坚是靠篡位夺来的皇位,他刚即位的时候,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原先北周的残余势力,总是在蠢蠢欲动,图谋反叛恢复前朝。这时,杨坚做出了一项重要的举措——分派自己的几个儿子到四处战略要地领兵镇守,防止各地北周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当时这项举措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保证了隋朝初年全国的安定。
但是,到开皇二十年前后,隋文帝杨坚的这些儿子年纪渐长,都在地方上培植了自己的势力,这些势力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杨坚在位的时候,还能镇得住这些儿子,一旦杨坚撒手人寰,恐怕这些地方势力会成为中央朝廷的隐患。更重要的是,一直身在中央的原太子杨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没有机会像自己的兄弟们一样去地方上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能天天在父亲杨坚的监视下生活。
(图)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
所以,隋文帝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就担心将来杨勇即位,可能镇不住四方的这些兄弟,而一旦大家一言不合打起来,刚刚统一不久的天下,就又要陷入战乱之中。
虽然太子杨勇仁德贤能,也有成为一位皇帝的必备素质,但毕竟和他几个兄弟相比,杨勇并没有那种绝对的势力能镇得住这些兄弟。这时候,隋文帝杨坚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件事,他第一个就想到了在南下平陈战役中的统帅——晋王杨广。杨广曾多次领兵作战,颇有功绩,在军队中有相当的威望,而他经营南方十多年,有深厚的根基和势力,在几个兄弟中,绝对是最有势力最有威望的。
为了国家的稳定,隋文帝杨坚也不得不牺牲杨勇,而扶持杨广上位。至于后来隋炀帝即位,三征高丽而导致隋朝迅速灭亡,却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