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三儿子朱高燧曾发动政变 还要毒死老爹 朱棣儿子朱高煦怎么读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朱棣的帝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来的,历来被认为是来路不正。所以,朱棣早早就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然而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却都觊觎皇位。

朱棣晚年的时候,三子朱高燧图谋发动政变,毒死朱棣,私改遗诏,废掉老大,自己继位。

迁都北京后,三子朱高燧开始有野心!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都是皇后生的。徐皇后就是大明功臣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发妻。

朱高燧排名老三,出生于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生于北平,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朱棣的根基在北京,所以登上皇位后,让三子朱高燧经营北京。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有其特殊的优势,一是朱棣在靖难之役夺位的时候,朱高煦跟着父亲在前方打仗,朱高炽在后方一直率领北平的军民坚守北平,就是朱棣的老巢,而且当时北平的守军只有大概一万人左右,而且是老弱,因为精锐都随着朱棣到前方打仗去了,朱高炽居然就凭这一万多老弱军队守住了北平,多少次抗击李景隆50万军队的进攻,这个战功是了不起的。第二,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当年亲自册立的燕王世子,就是燕王的继承人。朱元璋的威望在明朝是相当高的,如果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不立朱高炽当太子,就等于把他爹朱元璋给否了,而且没有什么理由,否了朱高炽,朱棣本身的威望地位都会受影响。第三,朱棣非常喜欢长孙朱瞻基,如果要传位给长孙必须传位给长子。

凭借这几个原因,朱高炽成为皇太子。

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总想把他的太子地位挤下去。 朱高煦开始干得太露骨太过分,今天组织一帮人抢商旅,后边找一帮很有武功或者是无赖之徒充实到军队里边,想办法让国家给他拿钱,等于资助他的谋反活动。最后,朱棣一看他闹得太过分了,这样闹下去政局就会受到威胁,他本人的地位也受到威胁,所以把朱高煦遣送到山东的乐安,北京当时实际上是留下朱高燧,在这个情况下,朱高燧后来就有点想法。

在朱棣迁都之前,赵王朱高燧是北平的行政长官,是“下天子一等”的亲王,只比皇帝矮一级。如果太子不监国,赵王的权力甚至超越太子。迁都北京,可以说把政治中心搬到了赵王朱高燧的势力范围内,加上朱棣长期以来就与太子有隔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高燧的人马和一些与太子有恩怨的宫中宦官蠢蠢欲动,一场试图夺取皇位的政变,开始偷偷地酝酿。

朱高燧意图发动政变,因泄密而流产

朱棣晚年的时候病得比较厉害,经常不能上朝,把许多事情委派给太子处理,而且基本上不怎么露面,一个月能出来一次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露个面就不错了,这样一来等于跟外界处于隔绝状态。 朱高燧有三支护卫,一支护卫大概5000多人,三支护卫是15000人左右,他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找个机会想办法把大哥干掉,自己当太子,或者至少他的部下有这个心。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部下做了一番部署,首先想办法买通或者勾结朱棣身边的医生或者服侍他的宦官,趁朱棣病重的时候给他下药,把他先毒死。之后想办法控制皇宫里面几个武器库的武器,同时占领存放宝玺的地方,给事先伪造好的废太子传位给赵王的诏书盖上宝玺。同时把文武大臣控制起来,拿出诏书向大家宣布,老三继位,老大废掉。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计划保密措施很不严密,执行当中有一个老军人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一个外甥,外甥觉得成功的可能不大,就劝老军人不要干了,老军人不听,据说还要杀这个外甥,外甥害怕了,马上上报朝廷。朝廷很快上报朱棣。朱棣震怒,很快就下令把这些人全部逮住,把文武大臣一个一个会审,会审之后命令警卫把相关人员逮捕,全部杀掉,所以这次政变实际上很快就失败了。”

朱高燧夺位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次政变之后,朱高燧作为政变的主角、核心人物,没有受到特别严厉的处罚。

朱棣特地把朱高燧叫来,问他是不是你干的,朱高燧当时非常害怕,据说吓得说不出话来。然后朱高炽就替他说了话,说这个事他肯定没参与,肯定都是下人干的。朱棣可能觉得太子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太子比较老实,做事一贯比较稳当,所以就没对朱高燧做什么处理,等于暂时放过了,但是把他的宫官跟党羽一网打尽全杀了。

现在可以分析一下朱高燧有没有夺位的可能,你要说他对皇位一点觊觎没有,这不现实,但是他的实力够不够,他心里应该有本账。如果他要发动政变的话,要面对至少三种势力,第一是朱棣,他手里至少握着明帝国的军队,这是最大的一股势力;第二是太子,太子在皇帝病重的情况下,不光替皇帝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很有可能随时接管北京大军的统帅权。跟太子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当时手里有几万幼军,年纪不大,大概也就十七八岁到二十几岁,是朱棣下令在全国选的一些政治、品质、道德都不错的人,归朱瞻基直接统辖,实际是他的护卫部队,这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第三就是汉王朱高煦,他尽管被朱棣送到乐安,但一直没闲着,去的时候就带了一支护卫,到了乐安还不断地招一些亡命之徒或者游手好闲的人充实到军队里,甚至还抢过一些东西供军队军费使用,等于说组成了一小支武装部队。朱高煦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能允许小弟朱高燧夺位?绝对不能容忍。这样一来,能不能有实力夺位朱高燧一清二楚,恐怕从胆量、从实力都不太可能,所以太子当时为他说话不一定说的是客气话,我分析应该是真话。”

朱瞻基

一场未遂的政变有四大疑点

政变没有成功,朱高燧受到了惩罚,反而是太子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专家认为,这场政变有四大疑点。“第一个疑点,根据记载这次政变的主要环节是由一个老军人起草一份伪造的朱棣遗诏,废掉太子,换朱高燧当皇帝。按正常情况遗诏的起草人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一这个人文字水平、文字能力要相当高,第二他必须以皇帝的口气写,在皇帝身边长期工作的内阁、翰林院那些大笔杆子才能有这个条件。政变不找一个有水平的人来起草遗诏,反而找一个水平可能很一般的老军人起草遗诏,这是不太可能的事。第二个疑点,整个政变没有任何军队的支持,没有一个将领的支持,武力后盾几乎没有。以朱高燧那点可怜的护卫,想跟皇宫卫队或者说朱棣、太子这帮人的军事势力抗衡,等于是找死。第三个疑点,政变过后被杀了一批人,但杀的主要是宫廷里边跟着政变的宦官,还有朱高燧护卫部队的军官,但护卫部队既没有被遣散,也没有调到很远的地方,完完整整保留在北京,朝廷处理得相当宽容。第四个疑点,对朱高燧本人没有什么处理。

这些疑点加起来就让人不得不有这么一个怀疑:这次政变到底有没有?朝廷到底想干什么?这次政变是谁发动的?处理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到底是朱高燧及其部下要政变,还是有人想把他们的势力干掉,让太子继位更顺利?因为这时候有一个前提,老二朱高煦已经出局了,被皇帝遣送到乐安,现在就剩老三朱高燧了,经过这件事朱高燧在宫里的势力被一网打尽。”

太子成为最大受益者,政变背后另有真相?

这场政变到底是不是真的像我们在史料中看到的那样?还是隐藏了其他的真相?

这个政变在明史或者在永乐时期并不是有名的一件事,影响也不是特别大,规模也不大,时间也比较短,很快就平息了,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尽管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现在通过分析,通过很多迹象前后连起来看,这个政变很有可能是太子一派的人利用老三朱高燧以前跋扈或者是他的部下想夺位的种种情况找了一个借口,想办法激起皇帝对他的不满,找了其他一些借口之后把朱高燧的势力干掉了。这次政变的结果对太子最有好处,史籍记载非常清楚,朱高燧经过这次事情老实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比较跋扈比较张扬,包括后来宣宗当皇帝时期朱高燧也是这样。这个政变到底是不是太子一派的人为其继位铺路而制造的,还需要更多的史料来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