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野史:让欧阳修贬官的绯闻是与外甥女通奸 北宋be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欧阳修活了66岁,做了42年的公务员,一生三次被贬,两次与范仲淹有关,还曾两次遭遇绯闻。

  第一次被贬是在1030年5月。当时范仲淹上《百官图》,批评宰相结党营私,任人不唯贤,结果反遭诬陷,贬至饶州。欧阳修对范仲淹主张改革、为政清廉向来尊重,公开发表言论表示支持,结果也被贬到湖北夷陵。第二次被贬是在1045年秋,与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有关。第三次被贬是在1067年,英宗去世,神宗即位。国丧期间,欧阳修内穿紫袄,被御史弹劾,贬,知亳州。

  欧阳修遭遇绯闻,起于第二次被贬前。1043年,青年皇帝仁宗亲政,面对内忧外患,他号召群臣出谋献策,改革吏治。范仲淹提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得到仁宗的赞赏。短短几个月,范仲淹就被提升为参知政事,担任副相。在“庆历新政”推行过程中,越来越尖锐地触及既得利益者,譬如裁减冗员、惩治腐败,必然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有人攻击范仲淹搞派系斗争,利用少壮派打击元老派,闹得仁宗不知如何收场。次年6月,西北边事吃紧,仁宗正好趁机让范仲淹去守边。11月,进奏院的刘巽和苏舜钦召集文人聚会,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被人举报,仁宗大怒,批捕数十人,史称“奏邸狱”。

  1045年新年刚过,杜衍被罢相,富弼被免职,推行“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作鸟兽散。欧阳修不识时务,公开为改革派鸣怨叫屈,惹仁宗不悦。但仁宗惜欧阳修之才,不想拿他怎么样。此时欧阳修的朋友田况由真定改任秦州,仁宗就让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欧阳修临时代理真定府事宜。可是,一个险恶的阴谋正在向他袭来,始作俑者就是谏官钱明逸。

  钱明逸嫉恨欧阳修,说出来令人啼笑皆非。据《钱氏私志》载:欧阳修“后修《五代史·十国世家》,痛毁吴越,又于《归田录》中说文僖数事,皆非美谈。从祖希白尝戒子孙,毋劝人阴事,贤者为恩,不贤者为怨。”也就是说,欧阳修在参与编纂《新五代史》时,贬斥了钱氏的祖宗,即吴越国王钱氏家族。

  钱明逸将诬告欧阳修私吞财产的状纸递到开封府。开封府尹杨日严阅状而窃喜,因为他主政益州(今成都)时,大肆敛财,贪污官银,曾遭到欧阳修弹劾,一直怀恨在心,这下正好撞到他枪口上。状纸经开封府递达朝廷,宗仁即刻着人调查。结果查无证。但钱氏家族并不就此罢休,换了一种方式攻击欧阳修,制造了“盗甥”和“私从子妇”的绯闻。

  “盗甥”事件是诬陷欧阳修与外甥女通奸。欧阳修妹妹嫁张氏不久便守寡,张氏前妻遗一女,欧阳修可怜她们,将她们接到家里抚养。其外甥女长大成人后,嫁与欧阳氏远房侄子欧阳晟,但她不守妇道,与家仆私通,被人告发。后受人利用,屈打成招,竟然说欧阳修和她有乱伦,还欺占了她娘家的财产——有人事先用张氏的家财购买田地,落在欧阳修名下。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置欧阳修于死地。

  尽管仁宗皇帝不相信欧阳修会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并多次作出批示,表明态度,但人言可畏,何况那些人不依不饶,仁宗只好将欧阳修贬到滁州。到滁州后,欧阳修还是比较乐观的,游山玩水,赋诗作文,如散文《醉翁亭记》、七古诗《菱溪大石》等,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失意的牢骚。可是,“盗甥”绯闻被小人四处传播,如影随形,历时长久,欧阳修心情岂能不受影响。

  “盗甥”事件之后,那些小人又编造出“私从子妇”的绯闻,说欧阳修与儿媳乱伦——宋司马光《涑水纪闻》言:“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蒋之奇,承流言劾奏之。之奇仍伏于上前,不肯起。诏二人具语所从来,皆无以对,俱坐谪官。先是之奇盛称濮议之是以媚修,由是荐为御史,既而攻修,修寻亦外迁。其上谢表曰:‘未乾荐祢之墨,已弯射羿之弓。’”

  经历两次绯闻的打击后,欧阳修心灰意冷,淡薄仕途,多次要求退休。1071年,欧阳修办好退休手续后,回到安徽颍州,次年与世长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