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是如何选出来的 明朝选妃要历经八关 太子妃是如何选妃的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前阵子,一部爆笑古装剧《太子妃升职记》红遍网络。片中,太子妃的身份是皇帝钦定的。而在真实的古代,太子妃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

  最常见的方式是礼聘。以这种方式入选的女子通常出身高贵,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名门望族家的千金。她们一入宫中,便会受到特别的优待,直接被册封为太子妃,成为未来皇后的热门人选。而她们背后,往往牵扯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一不小心可能就让自己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唐肃宗的外孙女萧氏,就是这样一个悲情的太子妃。

  她的母亲郜国公主常常参与东宫的事情,甚至跟朝中官员关系暧昧,这在多疑的亲家公唐德宗看来,恍若是一场太子借由岳母去勾结党羽的政治阴谋。于是唐德宗将太子妃的母亲幽禁了起来,最后为了防止她报复,还借机杀了她。品性纯良的萧氏简直比窦娥还冤。

  如果说礼聘是豪门贵族女子晋升太子妃的“直通车”,那么采选就是民间小家碧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要道”。为了最大范围地吸纳优质的女性加入后宫的行列,古代皇室会定期向民间征选品貌端庄的女子。而甄选出的良家女子将有机会充实到太子的东宫,幸运的话还能当上太子妃。汉武帝的生母王娡便是个幸运儿。王家在当时可谓是落魄的贵族、朝廷打压的“黑五类”。太子选妃那会儿,王娡已有了丈夫和孩子,可她复兴家族的梦还在,便和母亲合计,抛家弃子去参加选秀。凭借着人妻的独特魅力,王娡得到了太子刘启的宠幸,最后母凭子贵荣登后位。

  在明朝参加选妃就没那么容易了。明太祖朱元璋汲取了前朝后宫乱政的教训,制定了最为严格的采选制度。从海选、初选,到选三、钦定,参选女子要历经八关,像参加电视台选秀比赛一样,一路PK,“战”到最后,才有资格问鼎太子妃的宝座。而明太祖立朝之初就定下了管理后妃的“家法”。遴选太子妃时,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太子去节俭勤政。这一招的确也起了效果,尽管明朝涌现了不少“开挂”的太子,但却没有一个祸乱江山的太子妃或外戚。

  还有一种挑选太子妃的方式是官员进献。一些醉心于仕途的官吏为了个人前程,会把妻女或姐妹进献给皇室,以换取荣华富贵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大臣崔缇便是如此。他除了私侍太平公主,还把美艳的妻子和女儿都献给当朝太子做妃子。这样一来,他在官场就如鱼得水了。

  总体而言,当选太子妃仍属小概率事件。成为太子妃后也未必能独得盛宠,顺利当上皇后。多数太子妃要面对的,是皇室内部的相互倾轧与后宫中的勾心斗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