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古代男子也重容貌好打扮,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邹忌,《战国策》记载说他出门都要梳洗打扮一番。后世有一个潘安,因为长得美,女人见了就向他车上扔果子,于是就有了“掷果盈车”一词,此后人们形容一个男人长得好,就说是“貌比潘安”。像《三国志》这种正史典籍,也是多有介绍一个人相貌长得好的事例。从这个原因出发,古代就有人说,孙策不是被箭直接射死的,而是觉得毁了容,再没有脸面见人,因而更不可能“君临天下”,从而拒绝治疗而死的。还有那个张松,他出使曹操,本来是要把蜀地益州卖给曹操的,只因为长得丑,曹操看不上他,这才一气之下跑到刘备哪儿,把益州卖给了刘备。实际上,这种看上去像是小说家言论的事情,在古代还真的是能够发生的,官渡之战时,为袁绍守卫乌巢粮仓的大将淳于琼就很好地演绎了这样的故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八月,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一带)两军对垒,一时相持不下。相拒数月,战局对曹操越发不利,不仅仅是兵员少,伤兵多,更因为粮食一时难以为继。而袁绍的情况却要比曹操好很多,他虽然被曹操烧了数千辆运粮车,但到了十月,他又派大将淳于琼率领一万多人运来了粮食。淳于琼将粮食囤积在乌巢,此地在袁绍的大营以北,距离只有四十里远。正当曹操无计可施之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为内部矛盾前来投奔曹操,并劝说曹操攻击淳于琼的乌巢粮仓。曹操手下很多人怀疑许攸有诈,但谋士荀攸、贾诩劝曹操坚决实行此计。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卫大寨,自己亲率五千步骑兵连夜出击,天明时正好赶到乌巢。淳于琼见曹操兵少,就在营门外摆开阵列。曹操火速攻击,淳于琼退回到营寨内固守,曹操展开围攻。这时候,袁绍派来了骑兵支援淳于琼。曹操身边的人对曹操说:“敌人的骑兵越来越近了,请您下令分兵迎敌。”曹操大声说:“等到敌人的援兵到了背后再来报告。”由于曹操身先士卒,曹军将士个个奋勇,人人都在殊死战斗,淳于琼不能抵挡,营寨被攻破。
为了打击袁绍军的士气,曹操军队将杀死的淳于琼部士兵一千多人的鼻子都割下来,然后拿到袁绍大营前去展示。淳于琼虽然没有战死,但也被割掉了鼻子。曹军将领乐进将淳于琼擒获,押解着来到曹操大营。曹操问淳于琼:“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淳于琼说:“胜负都是由天决定的,还有什么好问的!”曹操想饶了淳于琼,不打算杀他,可是许攸却对曹操说:“明旦鉴于镜,此宜不忘人。”那意思是说,日后每天早晨淳于琼起来照镜子,看到自己毁了容,就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言外之意,他这样心存耻辱之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于是,曹操杀了淳于琼。
许攸说的这番话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确有道理。古代有这样一种刑罚——劓(音:yi)刑,就是把人的鼻子割去。想想这种刑罚,既要不了人的性命,也影响不了人的搏杀能力,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一种羞辱,是对人人格以及内心的惩罚。秦孝公时期,太子违反了商鞅所制定的新法,因为太子不能受刑,就惩罚他的老师,于是就给公子虔用了这种劓刑。后来秦孝公死了,以公子虔为首的这帮秦国王室贵族联合起来告发商鞅谋反,商鞅最终被车裂。商鞅被处死,商鞅所实行的新法却并没有废除,为什么?就是公子虔记住了这种耻辱,继承秦国王位的秦惠王知道新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所以,秦惠王就杀商鞅以满足公子虔等人的报复心里,存新法以使秦国继续图强。还有,战国时候,骑劫代替乐毅为伐齐主将,也对即墨城的齐国人实行过这种惩罚。本来,乐毅围即墨城不攻,是想收买齐国人心,让他们自己投降。因此,即墨城里的人进出不是很受限制。但是,以田单为首的即墨城里的人非常坚决,无论如何就是不降。骑劫来了,就改变了策略,变收买人心为打击意志。他把出城的人割掉鼻子,然后再放回去,结果反而引起了齐国人的愤慨,一直要求杀出城去报仇。因此说许攸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不是淳于琼这个人不值得曹操留用呢?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在这八人当中,还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袁绍和曹操,当然这两人排名在淳于琼之前,不过,这也足以看出淳于琼的资历。后来,淳于琼追随袁绍,成了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袁绍集团中,淳于琼是很有地位的。兴平二年(公元195),汉献帝逃离长安准备回到洛阳,在曹阳被董卓旧将李傕打败。这时候,沮授劝袁绍把皇帝接来,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淳于琼和郭图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应该是自己当皇帝而不是去迎接一个皇帝!如果把皇帝接来,有事就得上奏,等于是削弱了自己的权力,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所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袁绍同意两人的说法,结果没有迎接汉献帝,让曹操把皇帝接了去。袁绍自己是不是压根儿就不想接受这个汉献帝我们姑且不论,淳于琼能够参与这种大事的讨论,说明了他在袁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官渡之战前一年(公元199),袁绍准备进攻许都,遭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对。沮授认为,打这样的仗没有把握,一旦失败,局面将没法收拾。不如采取分兵袭扰的方式,消耗曹操的力量,三五年之后,曹操自己就会衰败。这和袁绍的意见不一致,郭图就进谗言,说沮授的权力太大了,简直是威震三军,如果再继续下去,会有什么方法控制他呢?袁绍于是将沮授的监军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各管一军。后来虽然没有来得及实行,但也能够说明淳于琼在袁绍集团中的地位。
淳于琼被俘虏的时候,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这时候如果淳于琼投降,这对于曹操是非常有利的。即便是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只是失败,并不是灭亡,假如能够劝降淳于琼,这对于曹操彻底把袁绍集团消灭干净也是有好处的。三国时期是个特殊时代,武将投降一般不杀,像曹操阵营的大将张辽、徐晃以及庞德等人都是归降之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袁绍部投降过来的张郃,曹操不但不杀,还马上予以重用,后来官至征西车骑将军。由此可见,曹操最初不杀淳于琼是一种真实想法。
淳于琼会投降吗?从淳于琼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表现出仇恨和愤怒,如果好言抚慰,投降是有可能的。再有就是许攸,他和淳于琼原本都属于袁绍,是不是许攸为了增加自己对袁绍集团事务的发言权,从而让曹操杀了淳于琼?对于这个问题还是不做过多设想,以免让人说是过于解读,只是说,不管许攸是为了曹操还是为了自己,他建议杀掉淳于琼,说出来的那个理由必须是能够令曹操信服的。
由此看来,淳于琼被俘后被杀,与他先被毁容有很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