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总是要代替晁盖出征 在水浒传中岳飞形象的投影人物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导读:宋江上梁山以后,梁山泊在战略上有了一个重大变化,由防御转为进攻。他们攻打祝家庄,高唐州,联合其他山头攻打青州城,甚至横跨万里大闹西岳华山,可谓是纵横捭阖,大扬梁山之威。不过,这些仗都是由梁山的“二哥”宋江带队打的,作为梁山的大哥“天王”晁盖却并没有带着队伍出征。当然,不是晁盖不会打仗,像王伦一样只是一个书生秀才。在江州解救宋江脱离法场后,官军追来,晁盖反身杀回,五千官军的江州城被杀的大败而归,那是何等的豪气!也不是晁盖不愿意下山,只想当山寨老大,安享尊荣。每一次,晁盖都是要亲自下山,只不过由于宋江的原因,晁盖总是不能成行。宋江的理由就是: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因此,这仗还是由兄弟替你去打吧!

  宋江的这个理由成立吗?如果是个人行为,调动的不是山寨大部人马,这个理由或许成立。比如说桃花山那个周通,要下山抢亲,带着一部分人马,不用“大哥”李忠出马,但宋江不是这种情况。他的情况相当于鲁智深、杨志出马大战呼延灼,第一回合虽然是杨志打的,但后边大军坐阵的,就是大哥鲁智深。就宋江自己来说,这个理由也不成立。晁盖死后,宋江成了梁山的“山寨之主”,宋江并没有“不可轻动”,而是逢仗必动。攻打曾头市、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都是亲自出征。既然宋江当上山寨之主要自己带队出征,晁盖为什么就不可轻动呢?或者说,宋江为什么总是要代替晁盖出征呢?

  两人的观念不同,宋江的做法更容易被众将接受

  梁山自宋江上山后,军事战略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就是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在宋江上山前,晁盖打过比较大的一次仗,那就是济州府差遣团练使黄安前来征剿,梁山战胜了黄安,还把他捉拿到了山上。不过,这个仗属于防守,是被动接受,不是主动出击。晁盖带着人马到江州救宋江,虽然和整个江州城里的兵马交过手,但这次不过是一个百把人的行动,过程虽然精彩,场面却不壮大,难以反映整个梁山的军事能力。梁山既然是处在一个随时可能被剿灭的环境当中,武备自然是常备,好汉们被称作是一百零八将,也说明他们始终处在一个战争环境中。因此,晁盖的梁山,理所当然也应该始终处于战斗状态。但是,晁盖没有走出去,即便有战斗发生,也是在梁山周边。因此,晁盖的军事指导思想是战略防御,仗打的是防御战。

  发生变化的节点在攻打祝家庄。杨雄要上梁山泊,路上,同行的时迁偷了祝家庄一酒店的报晓鸡,闹将起来,时迁被捉。杨雄逃到梁山,晁盖要杀了他们,因为这几个偷鸡吃的家伙辱没了梁山名声。宋江救下杨雄、石秀,攻打祝家庄一事就提了出来。攻打祝家庄,尽管是晁盖先提出来的,但两人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同的。晁盖的目的,是因为祝家庄看不起梁山泊,所以要“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宋江讲了四条理由,其中第三条,是“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

  仔细看看这两个人攻打祝家庄的目的,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晁盖是保,保颜面、保梁山的威严不受侵犯,说到底,还是一种“防御”。这样的军事行动,一但气消了,是可以取消的。宋江的则不同,他要的是梁山泊所需要的粮食!因为梁山泊如今“人马数多,钱粮缺少”,若想生存,就必须出去寻找,不打祝家庄,也得打别的什么庄。祝家庄“那厮倒来吹毛求疵”,不过是给宋江找了一个“乘势去拿那厮”的借口而已,因为打下祝家庄,梁山泊会“有三五年粮食”。

  有一细节说明了两人的特点。轰天雷凌振攻打梁山泊那会儿,“宋江见说,心中辗转忧闷,众头领尽皆失色。”吴用说:“若得一人,诱引凌振到水边,先捉了此人,方可商议破敌之法。”晁盖紧接着说:“可着李俊……六人棹船如此行事,岸上朱仝、雷横如此接应。”果然捉得凌振。可以看出,晁盖打这种保卫战,在行!

  作为一个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头,仅仅保存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尽管晁盖为了巩固这个根据地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他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梁山泊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打出去。不管好汉们是多么的义气,都改变不了他们绿林好汉们的本质,所以,他们除了要必须的粮食,还需要有很多金银来供他们用“大称”分。宋江的这个“抢劫”理由,正好适应了梁山泊人员迅速膨胀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当宋江说出来攻打祝家庄时,吴用马上表态:“公明哥哥之言最好”。

  宋江借出征的机会进一步搜罗人才将领

  宋江攻打祝家庄还有一条理由,就是“请李应上山入伙”。李应是李家庄主,村子和祝家庄相邻,曾经和祝家庄、扈家庄结成军事联盟。“时迁被捉,李应两次修书去讨,怎当祝家三子坚执不放”,因此上两家闹翻,还动了刀枪。这种对梁山泊有好感的“好汉”,宋江当然不会充耳不闻,请他上山也在情理之中。

  宋江行动,必然会有所斩获,财物之外,就是大量笼络好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清风寨,宋江搜罗了花荣、秦明等九人,打算一起上山,后来虽然没有去成,但这些人已经成为他的基本班底了。比如说那个花荣,上了梁山就要展示手段给晁盖看,在江州救宋江时指责晁盖,都说明他是宋江的人。在江州,宋江结识了很多人,但这些人会不会和他上梁山呢?暂时难说。但是,这些人杀了追出来的官军,再让他“请求”着一起攻打了无为军,那就不得不上梁山了,原因是“杀死了许多官军人马”不跟着宋江,“却投哪里去?”打破祝家庄,宋江得到了“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就这样,宋江还可惜了栾廷玉那位好汉。打高唐州,本来是一件单纯的报复救人行动,即便这样,宋江也是在救了柴进的同时,顺便拉了汤隆入伙。

  招降纳叛,是宋江的一大特色,看看整个梁山泊,有多少“好汉”是这样过来的!宋江通过这样的军事行动,大量的搜罗了将领,又因为这些人的加盟,扩大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梁山好汉一百零七人当中,在晁盖之前的有四人,杜迁、宋万、朱贵、林冲,属于晁盖的有劫取生辰纲七人,其他全部都是宋江的人。就像鲁智深这样自立山头的人,也是宋江在打下青州后,跟着宋江上的梁山。晁盖保守,不想扩大队伍,劫取了生辰纲,感觉有点儿小富则安的做派。而宋江,知道了李应、卢俊义这些人就想着拉他们入伙。搜罗好汉,扩大队伍,这也是宋江要代替晁盖出征的原因之一吧。

  宋江有野心,依此逐步架空晁盖

  宋江代替晁盖出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把权力核心由晁盖向宋江过渡。要想把晁盖的梁山变成宋江的梁山,需要有足够的势力,就是要有自己的人。但是,梁山毕竟生存环境恶劣,他们要吃饭,要有足够的金银分给兄弟们,(否则,这些人很可能要跑到别的山头上去),还要有能力应付官军的围剿,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本事是不行的。宋江必须要证明,自己比晁盖强!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独立带队出征,而不是辅佐哥哥出征,更不是替哥哥守山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宋江为什么要滞留祝家庄,一定要将它攻下不可。同时我们也会明白,为什么孙立为打破祝家庄立功最大,而最后排座次却不如解氏兄弟。根本原因在于,解氏兄弟是登州事件的发起者,没有解氏兄弟,孙立是不可能背叛朝廷来到祝家庄的。

  长期征战,宋江的胆量是越来越大,先是攻打大村寨,后来是攻打州府,再后来竟然敢奔袭万里攻打西华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晁盖被架空。后来,晁盖已经成为了梁山上的一个不得不提一提的符号而已。最后,攻打曾头市那会儿,晁盖竟然说,要代替宋江走一遭,这是多么的滑稽可笑。

  至此,宋江完成了梁山泊核心权力的转移,晁盖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而已。在等级社会当中,即便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山大王的遗嘱也是算数的,这就是女匪首能够立世的情形之一。但是,一个规模偌大的梁山泊,其头领的遗嘱竟然丝毫不起作用!晁盖是被曾头市教师史文恭射死的,临死前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假如说,晁盖刚死,梁山上还没有出现“捉得(史文恭)那人”,山寨中又不可一日无主,宋江暂时坐上第一把交椅 “(权当此位)”,这不算什么。但是,当卢俊义捉得史文恭,尽管宋江想让,可那卢俊义敢接吗?所以,晁盖的遗嘱已经不能制约宋江,倒成了宋江安排卢俊义位置的依据。这肯定不是晁盖想要的结果,也不是晁盖想到的结果。假如晁盖真的地下有知,会不会后悔让宋江代替自己出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