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为何反对姜维北伐呢多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时人语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张、廖(廖化)。(《华阳国志》引)。也即在蜀汉中后期,张翼是能够和王平、句扶、廖化相媲美的武将。在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蜀汉五虎上将相继凋零后,张翼、王平、句扶、廖化等武将,继续守护着蜀国的江山。其中,就张翼来说,不仅如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在结局上,张翼也是比较悲惨的。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蜀国都城大乱。在此背景下,张翼在变乱中为乱兵所杀。

  一

  首先,对于张翼来说,是张良的后人。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良是张翼的十世祖。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封留侯,卒谥文成。作为张良所在的家族,张翼的高祖父张皓为东汉司空,曾祖父张纲为东汉广陵太守。而就张翼自己来说,显然没有让自己的祖先张良失望。在汉中之战崭露头角之后,张翼获得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信任和重用,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对于蜀汉来说,因为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诸侯国,所以,张翼能够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在蜀汉已经是非常高的官职了。换而言之,蜀汉郡守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刺史在曹魏的地位了。当然,张翼并没有停留在郡守这一官职上,而是出任庲降都督。

  二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实际上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了。在此基础上,刘备不能像曹魏一样设立那么多刺史了,而是将蜀汉的军事防御重任,交给四大都督,这四大都督分别是汉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其中,就庲降都督来说,虽然地位不能和魏延、王平、吴懿、胡济等汉中都督相提并论。但是,就庲降都督来说,承担着镇守蜀汉南中地区,并且为诸葛亮北伐输送物资、兵力的重任。基于此,在蜀汉四大都督,庲降都督也具有较高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担任庲降都督的张翼,自然在蜀汉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了。在庲降都督任上做出不错的成绩后,张翼先是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

  三

  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张翼又跟随姜维北伐曹魏,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在张翼之前,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曾被东汉王朝封为都亭侯。值得注意的是,在跟随姜维北伐期间,张翼认识到频繁的北伐,只能加快蜀汉的灭亡,所以,张翼直接表达了反对姜维继续北伐的态度。对此,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正是因为勇于对蜀汉大将军姜维直言不讳,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张翼:张翼亢姜维之锐,咸有可称。

  四

  最后,在笔者看来,姜维过于频繁的北伐曹魏,不仅无法改变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对比,反而加剧了蜀汉国力的消耗,进而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不久之后,张翼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到了公元264年,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导致蜀汉都城大乱。在此背景下,张翼这位名将,不幸被乱兵所杀。在张翼被乱兵所杀后,晋武帝司马炎自然予以同情,于是让张翼的儿子张微在西晋朝廷为官,并担任广汉太守等官职。总的来说,纵观蜀汉后期大将张翼的一生,可谓恪尽职守,而且是少数敢于在朝堂之上反对姜维北伐的武将,这体现出张翼性格刚直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