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王振的权力有多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翻开中国历史,在帝王的身侧总有一群人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他们就是宦官。而有一个朝代,宦官“掌权”则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就是明朝。
在史学家眼中,明朝就是一个“太监帝国”,其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个宦官是王振。此人本是个教书匠,但是,一直混得很不得意。后来,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将自己给“阉”了,进宫做了太监,且做得相当成功,得到了当时皇帝——明英宗的欢心。
但是,他却仗着皇帝的喜欢,开始将手伸向了朝政,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原本,这位是想通过科考之路,成为梦想中的“读书人”,但很快,他就发现“考试”并不适合自己。于是,走了一条常人压根都不会想的路。也因此,王振被后人认为“诡诈圆滑”,且人品不“正”。可正是这一点,他才赢得了皇帝的欢心。
其实,从这人的得势可以看出,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几任皇帝看人都是相当的不靠谱。当时,由于明宣宗看他很顺眼,便让他去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如果说,这是一种缘分,那只能说明,他们之间真的是“气味相投”。不然,这两人怎么可能相互吸引呢?所以,不能单纯地说,是他一味讨好皇帝,才得到了后来的地位。
其实,宫中也有其他太监,而王振未必就是最出色的一位。但是,他遇见的三位皇帝中,偏偏明英宗对他“爱”到了骨子里。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自己落得了一个被俘虏的结果。
都知道,当权者有一个习惯,在用人的时候,不是用最能干的,而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所以,当明英宗继位后,他便迎来了自己的时代,坐上了宦官中的最高位置——司礼太监。
当时,这个位置的权力很大,不但管着宫中宦官,还管着当时的特务机构——东厂。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连皇帝看的奏章他都管着,并能代传皇帝的谕旨。可见,这是明摆着让太监插手朝政么。
再到后来,这个位置又多了一项职权,就是在奏章上“批红”,将皇帝最后的意见由司礼太监执笔写下。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个皇帝当得也真是太轻松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宦官们便抓住了机会,利用皇帝和外界接触少的弱点,修改或假传谕旨。因此,王振坐在这个位置上,不但不替皇帝分忧解难,反而利用他的官职,谋取自己的私利。
可以想象,一个对自己下重手的人,对他人能够“仁慈”吗?他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此外,他不但自己如此行事,还劝明英宗这么做。而这个皇帝居然还真听他的,用重典治理这些大臣们,使得朝廷一片混乱。
当时,一些大臣见皇帝这么听王振的话,都来拍他的马屁。所以,说王振好话的人都升了官,而那些对他死心塌地的人,也被他安插到了重要岗位。
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当时,瓦刺部的势力越来越大,不断骚扰北部边境。而这位王宦官,不仅不劝自己的皇帝加强对北面的部署,反而在私底下接受这个部落的行贿,做一些走私买卖。
那时候,因为需要一些中原的日用品,瓦刺部便来到明朝朝贡。但由于王振收了对方的好处,对于瓦刺冒领赏物就不再过问了,这使得对方的胃口越来越大。但却有一次,王振要求礼部按照实际数量发给对方,并自作主张地将对方进贡的马削了价。这一下便激怒了瓦刺部,瓦刺立刻派兵进攻。
当时,驻守西北的将士和他们交手几次后都败了,便要求朝廷支援。然而,王振压根就不懂作战,且低估了对方的作战意图。所以,他认为:皇帝如果能亲临战场,就可以将对方吓走。要知道,皇帝对他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便认为这是一次“扬名”的好机会。于是,没有和大臣们商议,便直接下了诏书,这可把大伙儿吓了一跳。
这样仓促间的决定,注定是个败局。
当时,除了50万大军外,还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明英宗挺有意思,其他人都是“随从”,不准发表任何意见,只听王振一个人的。于是,在明军迂回奔走间,对方的大军追上了他们,将他们围困在了土木堡。就这样,明英宗被对方抓了,成为了俘虏,且带去的50万大军和100多名大臣也几乎被全歼。
可见,一国国君,居然这么轻信一个宦官,将自己的命运交于他人之手。难道在他的眼中,国家的命运就是儿戏吗?总之,明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
但他却是一个好人。
因为,他几乎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如此,并与这些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