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唐玄宗的凄凉晚景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唐玄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安史之乱爆发后,狼狈不堪的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几个亲信大臣,在禁军的护送下,逃出长安城。玄宗一行人计划向四川进发,当他们行进到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的时候,禁军发生了骚乱。禁军停止前进,并将安史之乱的根源归咎为杨国忠和杨贵妃。禁军首先包围了杨国忠的住所,将他和他的姐妹们全部杀死。然后,禁军又包围了玄宗和杨贵妃的住所。他们要求处死杨贵妃。玄宗在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将杨贵妃处死。就这样,宰相杨国忠和宠妃杨玉环以及杨家众多姊妹瞬间身首异处

  既然禁军觉得,安史之乱的祸根是杨家兄妹,现在杨家兄妹都死了,他们应该可以安心护送皇帝到四川了吧!事情没这么简单。

  就在处死杨贵妃的第二天,伤心的玄宗决定尽快离开马嵬,前往四川成都。但是,刚要出发,就被涌来的百姓给拦住了。原来,叛军占了长安的消息迅速传开,百姓听闻皇帝途经马嵬驿,便纷纷拦住玄宗车驾,他们请求玄宗留下来,指挥军队平定叛乱。

  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宗表现得十分怯懦,他已经不是刚继位时候的那个血气方刚的李隆基了。此时的唐玄宗,在政治上近乎昏庸无能,表现非常差劲。面对纷乱的百姓,他心惊肉跳,不知如何是好。

  玄宗根本没有想过要勇敢地面对叛军,所以,他也根本不想留下来。于是,他派太子李亨留下来安抚百姓,自己准备开溜。刚开始,李亨也不愿意留下来。因为此时叛军来势凶猛,他手里又没有兵马,加之百姓纷乱,留下来凶多吉少。但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宦官李辅国却建议太子留下来。李辅国当时是从哪个角度考虑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长期跟随太子,他肯定察觉到,唐玄宗已经无法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担了,跟着他已经没有出路了。此时如果太子能担起大任,日后继位就要顺利很多。

  在李辅国的建议下,太子李亨同意留下来安抚百姓。随后,唐玄宗便离开马嵬,沿着蜀道,前往成都。

  留下来的李亨此时却找不到方向,他手下没有兵,不可能直接和叛军拼杀,该往何处去,这是个问题。此时,李辅国又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朔方,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灵武。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呢?一是因为李亨曾经担任过朔方节度大使,虽然他是遥领,并没有实际到任,但总归是领导过,这样更容易获得支持。二是因为朔方节度使在当时兵力比较强盛,依靠他的力量可以和叛军对抗。就这样,在李辅国等人的护送下,李亨前往灵武。

  李亨抵达灵武后,在李辅国以及朔方军的拥护下,李亨在没有得到唐玄宗许可的情况下,先斩后奏,继承皇位,遥遵玄宗为太上皇。在登基仪式结束后,李亨才派人带着写有他已经称帝消息的信函前往成都,向玄宗报告。

  此时已经在成都安顿下来的玄宗,接到消息后,很难过。毕竟,他可不想交出权力。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无可奈何的玄宗,只好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象征性地下了一道诏书,承认了李亨的皇位,要求天下大事借由新皇帝决断,自己不再过问政事,安心做太上皇。唐玄宗就在这样有些凄凉的情况下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公元757年中旬,大将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年底,玄宗回到了阔别两年的长安,虽然被京城的人们夹到欢迎,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此时帝国的权力已经不在他手了。762年,78岁的唐玄宗去世。不久之后,年仅52岁的肃宗也去世了。大唐帝国两任皇帝在同一年去世,让这个形势稍微好转的帝国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唐玄宗初继位时锐意进取,任贤用能,在一批贤能的宰相和大臣的辅佐下,开创了开元盛世,这无疑是非常伟大的。但是,在他执政后期,李林甫、杨国忠两个奸臣把持朝政,大唐政局便开始走下坡路,加之藩镇持续做大,大唐不亡,已经很不错了。玄宗晚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的凄凉晚景,也是他一手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