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科举制度,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取才的制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上可追溯到汉朝的察举制,即便是以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进士科为始,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为终,而在这1300年间,仅状元便有700余名产生,进士及第的更是不胜枚举。作为国家栋梁之才,这些学而优则仕的学子们,也都在王朝 政治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孙中山都在《五权宪法》中直言: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所用以拔取真才最好的的制度。而在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里,有稽可考的700多榜之中,却有一榜科举,被冠以千年最牛之名,这又是为何呢?
这届科举发榜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宋朝是一个充斥着矛盾的王朝。开创者赵匡胤作为武将出身,却又吸取了五代的教训,在杯酒释兵权之下解除了武将的权利,而这种重文轻武的风气的形成,一方面造成了对待幽云十六州等地的无能为力,外部少数民族政权的卑躬屈膝;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伴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极度繁荣。陈寅恪更是有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之语。
而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这一届科举之中,这种“登峰造极”便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一年,欧阳修权知贡举,作为主考官,他已经年届古稀之年。在经过了幼年而孤,科举坎坷终于进得官场仕途之中后,面对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等措施之下导致的积贫积弱,范仲淹开始进行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而作为好友,更作为诚臣,他自然而然的站在了范仲淹的一侧,于是便是贬谪、贬谪、再贬谪,好在1049年,他回到朝堂累任翰林学士,史馆编纂等职务,《新五代史》便是他的作品,随后他又出任礼部贡举主考官。
而在当时的文坛之上,兴起了一股不务实而务虚的太学体,只是卖弄风骚为荣,实则多少空洞乏善可陈。作为主考官的他,自然会对这样的务虚之辈进行剔除,为朝廷选拔良才。
于是,嘉祐二年这一场贡举各科录取899人,而进士 388人。至于那些空有其表只会太学体的人,统统落选,而为了表达不满,他们甚至扬言要殴打欧阳修,不断闹事。至于宋仁宗作为一个了解欧阳修为人的皇帝,自然选择了支持欧阳修的做法。
这一届科举之中,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或许此三人不太出名,但是进士之中却是人才辈出,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便有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轼、苏辙、曾巩;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先生张载;提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的明道先生程颢;提出《平戎策》,拓疆二千余里的“三奇副使”王韶以及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
这样一套豪华的阵营,纵览古今 ,也当得是千古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