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名将吴起,他身上有哪些黑历史呢

日期:2023-10-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说到吴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论你人品好坏,都不会得到太多人的关注。但是当你功成名就之后,你黑暗或璀璨的过去一定会被扒个底朝天。对于战国名将吴起而言,更是如此。

  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就为一代名将吴起留下了诸多笔墨,作为一代名将、军事家,吴起同时还著有《吴子兵法》传世,可谓功成名就。但是,他被人起底的黑历史也比一般人黑暗N倍。

  具体有哪些呢?我们来细数!

  吴起第一件黑历史:为国战而杀妻

  吴起在鲁国任职期间,齐国举兵进攻鲁国,鲁国刚开始毫无还手之力。深谙兵法,久感怀才不遇的吴起觉得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向鲁国国君自荐,想要统兵出战。但是鲁国国君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怕其怀有二心,因此有所顾虑,结果吴起二话不说,回家就心黑手黑地杀了齐国人士的妻子,用妻子的性命来换取了鲁国国君的安心。

  这一做法,毫无疑问见钱眼开见利忘义更为无耻,为了功名富贵,他对朝夕相处的妻子痛下杀手。

  此后,被任命为将军的吴起确实厉害,挫败了入侵的齐国军队,并因此受到了鲁国国君的器重,但是,有才无德的人又如何能够走得长久,真正得到别人的信任?

  吴起第二件黑历史:逃犯恶少年

  吴起出身富裕家庭,但是他一心想要入朝为官,因此下了大力气走门路、广结人脉,上蹿下跳,结果花光了家中积蓄也未能在诸侯国中获得一官半职,成为了邻居们的笑谈,经常被他们取笑。

  吴起也是个狠人,仅仅因为邻里笑话他、欺辱他,他就一口气杀了13人,然后毅然辞别了母亲,逃往外地,开启飘零求官、四处逃亡的生活与学习模式。此后,吴起的母亲病逝,身在鲁国任职的吴起也未能回家照顾和料理后事,可以说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当吴起为鲁国挫败齐国进攻,一战成名,其杀妻以及曾经逃犯恶少年的黑暗历史也迅速被人起底,因此遭到鲁国上下的排斥和防备,他只能选择离开鲁国,前往魏国寻求发展。总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意思,兵法在身的他并不怕没地方收留。

  吴起第三件黑历史: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魏国当时是厉害的魏文侯当政,他知道吴起有兵法大才,因此任命他为将军。而吴起或许是成名后开始爱惜羽毛,也怕被以前的黑历史所累,在魏国期间改头换面,在将军之位上表现得非常亲民,而且言行举止温文尔雅,颇有儒生之风。据说不管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夜宿军营,他都和士卒们同吃同睡,甚至会陪着士卒们一起步行,有时候还与底层士族一起扛军粮。

  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吴起作为主将收买人心的手法,而且,本性难移,不久后吴起被提拔为西和地区的一把手,全权负责军政事务,防范秦国和韩国,手握大权后便开始飘了。他开始居功自傲,高调过头,不仅当面怒气质疑魏武侯任命田文为相国的决定,更在之后以宗室女骄横跋扈为由,拒绝了魏武侯要将宗室公主下嫁于他的赐婚。

  就此,他得罪了魏国上下,被魏国厌弃,不得不离开魏国,前往了在他看来更具前途的诸侯大国楚国。

  吴起的结局:性格决定命运,有才无德之人终究难得善终

  兵法大家吴起来到楚国之后,楚悼王并不因为他的黑历史而有所白眼,这大概是因为他那厉害的军事才能,堪称一技之长吃到老,他得到楚悼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相国。

  至此,吴起终于实现梦想,位极人臣。紧接着,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在自信心爆棚的背景下,胸怀大抱负的吴起在楚国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客观评价,吴起变法卓有成效,不仅让楚国经济、军事实力大涨,平定百越,吞并陈、蔡两国,还打退了赵魏韩三国的攻击,并进一步在讨伐秦国的战役中大获全胜。但是,同时吴起在变法的过程中也因剥夺和侵害了很多楚国贵族的既得利益,四面树敌,以至于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突然病逝时,失去了权力大靠山的吴起就被一众楚国贵族联合,在楚悼王的葬礼上阴谋围杀。

  当时只身奔丧、未带一兵一卒的吴起根本不是贵族们的对手,狼狈逃窜。而在被追杀的过程中,吴起自知必死无疑,更是恶向胆边生,于是他奔向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抱着楚悼王的尸首失声痛哭。果然,满怀仇恨的贵族们不管不顾地乱箭射向了吴起,吴起被乱箭射杀,但同时楚悼王的尸首也因此被射成了刺猬,惨不忍睹

  要知道当时向国君尸首射箭是要被灭族的,于是,当楚悼王的后事被料理完毕,太子即位,也即楚肃王,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报仇雪恨。他将凡是向楚悼王尸首射箭的楚国贵族一律灭族,就此参与射杀吴起的72家贵族因此被灭族,杀得人头滚滚。毫不客气的说,吴起临死前这一着腹黑而狠毒,足足拉了72个楚国贵族家族给他陪葬。

  而关于吴起这个人,在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当中评价虽高,却也隐晦点出了其性格当中的缺陷,那就是有才无德,是一个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其越有才,影响力越大,结局却也会越凄惨。当我们面对这种人,毫无疑问还是敬而远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