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晋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之后,西晋名存实亡。这是八王乱政、五胡乱华之后,西晋必然走向的局面。316年长安失守,预示着西晋灭亡。此时距离西晋建国不过51年,作为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中的一个暂时一统王朝,可谓是“昙花一现”。
这不禁让人将西晋和秦朝联系在一起,但两者却并不相似。秦朝灭亡,多是因大军镇守边关;西晋灭亡,却是内耗所致。那西晋究竟为何灭亡,这就要从西晋建立者司马炎说起。
西晋的建立,已是必然。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苦心经营下,司马家已经是曹魏的实际掌控者。司马炎上位之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司马炎消灭东吴之后,以洛阳为中心,建立了全新的政权。深受战乱影响的百姓,享受到短暂的安宁。此时西晋渐渐强盛,史书上称其为“太康之治”。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农业生产发展的很快,在政治方面却暴露出不少毛病。世人皆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封建王朝,皇家是最大的世家,其余世家与皇家共同把持天下。
若是熟知三国历史,就能发现除刘备之外,其余争霸天下的俱都是世家子弟。即便被称之为“宦官之后”的曹操,和夏侯家也存有姻亲关系,而他本身就是世家子弟。
西晋建立之后,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司马炎颁布了官品占田和荫人以为佃户、衣食客的制度。其实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圈地。官阶越高,圈地的区域就越多。
这一措施,显然提高了世家的地位。但是士族享有特权,不事生产,农民和士族的利益就会发生冲突。
“得民心者的天下!”
此处的民,即是农民。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九成,贵族占了一成。可这种制度,导致九成财富都集中在贵族手中,百姓究竟还能活不?
显然是不能的,更何况西晋盛行奢靡之风,这点从曹魏就延续下来。世家大族但追求精神自由,向往天界。这种奢靡之风逐步影响,原本极度节约的司马炎,在宗族的影响下,也渐渐变得奢靡。
政风腐败、党派林立,尤其是宗室权利不断扩张。汉朝对于宗室权利有了节制,但西晋重开王侯之路,使得王侯权利逐渐脱离皇权,这也为之后的八王乱政埋下了祸端。
司马炎去世之后,这种问题更加尖锐。晋惠帝继位之后,外戚杨骏把持朝政,统治阶级内外部的矛盾愈演愈烈。杨骏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其女嫁给司马炎成为皇后,杨骏成为皇亲国戚。
当时杨骏、杨济、杨珧被称之为“三杨”,和明朝“三杨”不同,这“三杨”是亲兄弟,权利也大得多。杨骏把持朝政之后,大开封赏。这种收买人心的方式,渐渐和宗室背弃、和大臣离心离德,以至于朝局混乱。
尤其是晋惠帝继位之后,杨骏行事愈加嚣张。晋惠帝作为帝王,却毫无作为,这让那些权利渐大诸侯该如何想?
皇帝之位就一个,这些王侯自然想来坐一坐。司马炎在位时,还能压着这些魑魅魍魉,可司马炎去世之后,因旧制领土逐渐扩张的诸侯,可就开始活络起来。
于是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这些参与权力斗争的,几乎都是司马家嫡系。由此可见,所谓的“官品占田”制度,让这些王侯捞了多少好处。
这段司马家的内战,被称之为“八王之乱”。此次参与的王侯几乎都相继死亡,而百姓也因这次战乱死伤无数。
西晋建立之前是三国时期,本就经历了数十年战乱。如今好不容易安稳数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原本建立好的秩序再一次被打破,隐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爆发。
其中民族矛盾,也是最大的危机。在魏晋时期,曹魏强压手段下,关内人口不足时,往往从关外补充劳动力。这些游牧民族在内地定居后,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农业生活。中原地广物博,这些少数民族势力自然也是虎视眈眈。
曹魏时期,少数民族被压制,不敢有异动。可现在中原连年战争,而内地本就有不少少数民族定居,其人口不少。少数民族也就起了心思,其中最具野心的就是匈奴。
匈奴作为灭亡西晋的策划者,前后出力最多。前者也说了,八王之乱后,民族矛盾爆发。当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后,贵族等统治阶级多数是瞧不起这些人的。
“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这些从外迁徙到内陆的少数民族,多数都是被迫。如今定居内地,却被称之为蛮夷。残酷的民族压迫,致使反抗四起。
所以八王之乱,就给了这些少数民族一个契机,一个足以颠覆汉族正统的契机。建兴四年,长安终究还是失守,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之后,匈奴占据着中原。其他少数民族不愿意匈奴独占中原,一场长达百年的动乱正式展开。
而西晋灭亡,在士族拥护下建立的东晋兴起。此时的东晋,因为是士族集体决定建立,因此完全代表的士族利益。这些士族南迁,本就无心战斗,只希求偏安一隅,因此之后百年,东晋始终没能重回长安,中兴晋朝。
结语
西晋的灭亡,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端。即便司马炎不定下官品占田制度。在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下,西晋必定也会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
《东晋》
《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