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狄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宋太祖建国之初,为了避免出现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武将权利的措施。公元961年,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兵权。之后,他设立了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同时废除禁军最高统帅职务,罢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的职务。原先的两司分为三衙,禁军殿前司不变,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
纵观古代军事史,哪个能征善战的将军不是久经沙场磨炼出来的?哪个名将没有自己的主见?北宋的这种制度设计只能保证对军队的控制,而不能保证打胜仗。三衙将领虽然掌握着军队,但他们无权调动,那谁能调动军队呢?枢密院,只有拿着枢密院的调令,才能调动军队。而枢密院只能调动部队,但无法统帅部队,最终的权利还在皇帝那里。这样的制度设计仍然不能让宋朝皇帝放心,又作了新的规定。宋朝规定:部队不能经常呆在一个地方,要经常更换地点。最好谁也不认识谁,以免时间久了,容易结党。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将军不认识自己的部下,他如何排兵布阵,他该用谁当先锋?对士兵来说也一样,他们不熟悉自己的将军,不知道他的本领如何,肯定不会相信他,势必不会尽全力。这样的部队能打胜仗吗?战斗力一定不会太强!如果再用文官来统领这支部队,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胜算了!实际上,北宋就是这么干的!
北宋在削弱武将兵权的同时,提升文人的地位,以文抑武,文官的地位始终高于武将。纵使你军事才能杰出,是千古第一名将也没有用,只能被文官压着,文官是军队主帅,武将最多只能当个副职。北宋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大家都争着抢着去读书,走科举之路,去当文官,谁还愿意当兵!
所以,在北宋流行这么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当钉。由此可以看出,宋朝军人的地位有多低下,多么让人瞧不起!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仍然有一位士兵,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凭着自己勇猛,屡立战功。后来,南方侬智高叛乱,他又率军平叛,因功累绩升迁至枢密副使。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当上枢密副使以后,文官们心里不爽了,瞧不起这个士兵出身的将军。文官们开始纷纷上表,要求罢免狄青。第一个发难的就是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他上表宋仁宗,历数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种种,说狄青乃武将出身不可重用。说了半天,他见宋仁宗不理他,又把宋太祖搬出来了。欧阳修说,太祖建国重文抑武,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武将,就是怕重蹈覆辙,望皇上三思啊!
宋仁宗虽没有采纳欧阳修的建议,可是已经开始动摇了。后来,大臣文彦博再次上书,要求罢免狄青。一时间,群臣附和,都表示:罢免狄青!哎,可怜哪!忠心耿耿的狄青,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地位,竟然如此被人看不起,还成了满朝文武的公敌,真是可恨哪!公元1056年,宋仁宗罢免狄青,贬到陈州。到了陈州以后,每隔半个月,皇帝就派人来“慰问”,实则监视!
狄青被搞的精神几近崩溃,精神恍惚。不到半年,狄青郁郁而终,年仅49岁!北宋难得出一个名将,还被文官活活逼死,这是谁之过!宋神宗继位后,想重振大宋国威,可惜找不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这时才想起狄青,命人去祭拜狄青,可惜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