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你真的了解大唐的陌刀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大唐帝国之刃:陌刀长三米,重50斤比刀直、比剑宽。势大力沉,白刃如雪,上削人头,下斩马腿。非悍卒难以挥舞,其价昂贵,一把造价为一个县令十五年之俸禄。史上强军配陌刀者唯有大唐。陌刀军堪称冷兵器时代最强重装步兵,其最精锐者,由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率领。
公元747年,吐蕃之战,陌刀军如墙而进,所向披靡,一举俘虏勃律王。
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帝国大军五倍于唐,形势危急,退无可退李嗣业受命于危难,率陌刀军抗战阿拉伯铁骑,砍杀无数为唐军杀出血路。
公元757年9月,长安城西南的香积寺以北,贼将李归仁以精锐骑兵发起强悍冲锋,大唐军队陷入混乱,危在旦夕。关键时刻,身高2.1米的唐前军主将李嗣业脱上衣、执陌刀,奋力突前,杀敌数十骑,唐军“阵容方驻”。这才有李嗣业带领陌刀队力挽狂澜之举。
陌刀其最早的原型可能是西汉时的斩马剑,因为两者都是双刃、狭长、锋利异常,可刺可坎,专为对付骑兵。军队中使用陌刀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已肇其端。621年唐将阚棱率一千陌刀手,死战地方军阀李子通。唐代陌刀手都是严格选拔的壮士,人人技艺惊绝,臂力体力胆气过人,否则也舞不动沉重修长的陌刀,并敢与骑兵正面交锋。
隋末唐初,突厥人已是中亚草原霸主,突厥骑兵“来如激矢,去如绝弦“,骁勇善战,极难对付。唐高祖和唐太宗模仿和利用突厥人,建立起颇为“突厥化”的精锐骑兵,但唐军主力是步兵,仍要设法克制游牧骑兵。
从唐高宗到唐玄宗开元年间(679-722年),陌刀频频现于史书。笔者推测个中原因:陌刀是由镔铁打造,镔铁是大马士革刀的材料,价值昂贵,再加上唐朝著名盔甲明光铠,一个装备齐全的陌刀手相当于唐朝十个州官全年俸禄之和。费用如此之高,若成为制式装备,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唐高宗到开元盛世时期的大唐国力才能做到。
从唐朝与周边游牧势力的关系来看,高宗、武后时期,突厥、吐蕃、契丹,甚至远在西亚的大食(阿拉伯)帝国,都与唐朝屡屡冲突。作为对付游牧骑兵的利器,陌刀自然得到国家大力推广,因此唐朝边防军队最先装备陌刀。陌刀的打造、分赐、贮藏、管理本来由中央军器监负责,唐玄宗建立节度使制度后,藩镇也可自行打造,陌刀就更流行了。唐代很多名将善用陌刀队,比如裴行俭、郭子仪、李光弼以及田承嗣等,最著名者非李嗣业莫属。
安史之乱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香积寺战役,李嗣业的陌刀队虽勇猛,但数量不多。唐肃宗多年结交回纥,此战借来了4千回纥精锐骑兵。双方胶着时刻,回纥人居高临下迅猛冲锋,击溃叛军骑兵主力,扭转战局。李嗣业率军择机攻击叛军身后,与回纥人前后夹击,大获全胜。是役,叛军被“斩首六万级,填沟壑而死者十二三“。回纥骑兵居功至伟,但付出了全军牺牲的代价。此役之后,长安迅速光复,军心大振,民心归附,为平定叛军、“再造唐室”奠定基础。
陌刀不但在野战中极具威力、震慑敌人,在攻城守城中也发挥重要作用。748年高仙芝征讨小勃律,与小勃律的靠山,也是唐朝在西域的主要对手吐蕃人会战于连云堡。又是李嗣业,率陌刀队冒险爬上崖顶,出其不意攻击吐蕃军,为攻克连云堡立下头功。此战之后不久小勃律归附,西域七十二国来献。
野战中陌刀可以说无坚不摧,对付骑兵尤其有效,其优势来自3米的长度和极为锋利的双刃,但过长不利于近身肉搏战。一旦陌刀手不是整体作战,而是陷入混战场面,手持短武器的士兵只要避过陌刀的刀刃,就能对陌刀手构成致命威胁。当然唐代似乎也考虑到这点,陌刀手一般有其他步兵兵种配合保护,或者佩戴短刀。
陌刀沉重、过长,对使用者的臂力和体力要求极高,因此终唐一代,历次战役,参战的陌刀手似乎都不超过5000人,是绝对的精锐之师。由于制造工艺复杂、费用高昂,五代时期战事频仍,人员和武器损毁率较高,各割据小国没有足够财力维持豪奢的陌刀军,因此陌刀逐渐没落。从北宋开始,大量新式长矛、斧钺装备步兵,这些武器工艺简单、费用低廉,对军人的要求也较陌刀远低,对付骑兵的效果差强人意,陌刀遂彻底出局。北宋也有专对付骑兵的斩马刀,制作精良,但总长不超过1.3米,怎能与沉雄硕大的陌刀相比。
代表盛唐恢弘大气的绝代陌刀,由于唐代禁止陪葬,也不许民间持有,至今无出土文物,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