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丢了的责任到底在谁不能怪关羽的大意

日期:2023-10-1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建安二十四年,也即公元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刘备攻占汉中,晋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也即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对魏蜀吴三国的历史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就关羽来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此战,关羽率领荆州大军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不过,在关羽威震华夏之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将士斩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关羽之所以走向失败,原因自然是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荆州后方出了三个叛徒,无疑是关羽兵败身亡的重要原因。

  一

  首先,关于荆州后方的三个叛徒,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麋芳、傅士仁,诚然,麋芳、傅士仁的背弃让人印象深刻。但是,除了麋芳、傅士仁之外,荆州后方还有一位叛徒,虽然隐藏地比较深,不过,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这个蜀汉叛徒自然也是东吴偷袭荆州的帮手。一方面,就麋芳、傅士仁来说,在关羽北伐襄樊时,留下他们驻守荆州后方,自己率领大军攻打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可以说,关羽是非常信任麋芳、傅士仁的,尤其是麋芳,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逝,麋芳与兄长一起追随刘备。由此,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样,麋芳也是跟随刘备多年的手下了,并且,麋芳的妹妹,更是嫁给了刘备。

  二

  基于此,关羽放心地让麋芳、傅士仁镇守后方,从而将大部分兵力投入到襄樊之战中。但是,关羽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因此,就麋芳、傅士仁来说,自然饱受关羽的轻慢。特别是关羽领兵征讨曹魏时,还因为麋芳、傅士仁工作做的不好,所以放话要回来惩处他们。众所周知,关羽这人,说一不二,这让麋芳、傅士仁终日惶恐不安,仿佛头上一直悬着一把达摩克斯之剑。在此背景下,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暗中派人去诱降麋芳、傅士仁。在决定归降孙权后,面对吕蒙的偷袭,麋芳、傅士仁都选择了不战而降。当然,无论怎样,麋芳、傅士仁都做了蜀汉的叛徒,背叛了关羽,投靠了孙权。

  三

  另一方面,除了麋芳、傅士仁,当时的荆州后方,还有一个叛徒,这个人就是潘濬。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这是对糜芳、傅士仁、郝普、潘濬等蜀汉叛将的评价辞。由此,就潘濬来说,在荆州之战中,也和糜芳、傅士仁一样背叛了关羽。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刘备领荆州,以濬为治中从事”。潘濬一开始是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在赤壁之战后,潘濬跟随了刘备,担任荆州治中从事。

  四

  最后,《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备入蜀,留典州事。刘备进入益州之后,留下潘濬在荆州辅佐关羽。不过,对于潘濬这位士大夫,和关羽的关系比较差。当然,这还是要说到关羽的性格特点,也即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这导致其和潘濬之间形成了比较深的矛盾。所以,在吕蒙偷袭荆州时,潘濬也投靠了东吴。《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中记载:孙权杀关羽,并荆土,拜濬辅军中郎将,授以兵。等到孙权击杀关羽,夺取荆州后,自然要对潘濬加官进爵,于是拜潘濬为东吴辅军中郎将,甚至还授予了潘濬一定的兵马。自此之后,潘濬在东吴平步青云,成为东吴的重臣。综上,在笔者看来,关羽真的“太难了”,自己前脚刚走,荆州后方就出了麋芳、傅士仁、潘濬这三个叛徒,其败走麦城,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