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满族人受蒙、藏文化的影响,对佛教怀揣着一种极为特殊的信仰之情。老佛爷一般是清朝帝王的尊称,满族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思是佛爷、吉祥的意思。后来,凡是家族势力显赫的,世袭首领起名就叫满柱。大清建国后,将满柱汉译成佛爷,并作为皇帝的尊称。
也就是说,在清朝“佛爷”其实是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
康熙晚年,民间纷纷以“佛爷”来称呼康熙皇帝,乾隆禅位之后也被文武百官尊为“老佛爷”。值得一提的,“老佛爷”这三个字在大清朝是“九五至尊”的象征,居然被用在了慈禧太后身上,成为了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那么一个皇帝特称是如何成为皇太后的称呼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清朝野史大观》有过解释,称其乃是源于一张照片。
“孝钦后政暇,曾作观音妆,以内监李莲英为善财,李姊为龙女,用西法照一极大相,悬于寝殿。宫中均呼以老佛爷”
从这段记载来看,慈禧太后有一次闲得无聊,便曾将自己打扮成了观音菩萨的模样,只见慈禧头戴毗卢帽,身穿满袍,或坐或立。坐的时候,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拿一串念珠。立的时候,左手执一净水瓶,右手执一柳条枝,就好像观音菩萨下凡人间一样。
并以太监李莲英扮作善财童子,以李姊扮作龙女,然后照了一张相片,悬挂在寝宫之中。从此以后,宫里人为了讨老佛爷喜欢,此后便以“老佛爷”来称呼慈禧,久而久之便也就这么叫开了。
不过,《清朝野史大观》毕竟只是野史资料,是通过搜集整理野史笔记而编撰成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其慈禧最信任的李莲英。
有一年华北地区大旱,慈禧看到这种情况,整日在求雨,黎民百姓们也用各种方式求雨,在慈禧求雨的第三天,天空果然下起了大雨,李莲英非常的兴奋,赶紧拍马屁,说慈禧好比老佛爷一样,求雨三天便来雨,真的是了不得。
关于这个称呼慈禧也很受用,李莲英叫的多了,周围的人听到也都这么叫,所以说慈禧老佛爷这个称呼不是她自己起的,而是李莲英为了拍马屁给她起的。
不过相比于这个版本,后来的佛像一说显得更加具有阴谋味道:
话说光绪初年,同治皇帝英年早夭,给慈禧太后的打击非常大,光绪皇帝登基时,她刚年满40岁,皇帝年幼,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将天下权柄再次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但慈禧的越权之举遭到了亲王宗室的极力反对,一时之间让她有些手足无措。未能达到目的慈禧太后整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慈禧太后跟前最为得宠的太监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极尽阿谀奉承之能势,但始终无法消去慈禧太后眉头间的愁云。眼瞧着慈禧太后的气色一天不如一天,”李莲英灵机一动,突然想出了一个十分绝妙的法子讨慈禧开心。
李莲英利用职权,命人在万寿寺打造了一尊流光金佛。金佛铸成之后,李莲英向慈禧谎报祥瑞,哄骗慈禧说万寿寺天降两尊金佛。慈禧太后本就是礼佛之人,没事的时候经常在闲暇之余参禅拜佛,而且慈禧太后高兴的时候还喜欢把自己扮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于是乎猎奇心切的慈禧太后,便即刻摆驾出宫,乘皇船、渡长河,直奔万寿寺。
慈禧赶到万寿寺之后,寻来寻去,只瞧见一尊普通的流光金佛,慈禧的心中暗暗起疑:“难道是我老婆子眼睛花了?怎么只见到一尊金佛,哪里来的双佛降世?”
李莲英见慈禧面露凶光,显然是要杀人的前兆,李莲英身旁的一众的小太监们各各都慌了神,只见李莲英不紧不慢的对着慈禧太后说道:“太后不妨绕到金佛身后看一看。”
慈禧慢慢的踱这步子,走向金佛身后,想瞧一瞧李莲英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慈禧太后定睛一看,原来金佛的身后还立着一尊菩萨,这尊菩萨的眉眼相貌俨然和慈禧太后一模一样。
万寿寺的主持方丈双手合十,向慈禧太后深深一拜,一字一顿的说道:“恭迎老佛爷圣驾。”
李莲英随即率领一众文武百官向慈禧跪伏高呼道:“恭迎老佛爷圣驾!”
慈禧太后能成为清朝后期的实力统治者,说明她是何等聪明之人,她肯定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慈禧太后深知“老佛爷”这三个字的含义,心中不禁乐开了花,但脸上却故作镇定,不紧不慢的问道:“你们恭迎的是哪位老佛爷啊?”
李莲英点头哈腰的回答道:“如今先皇早逝,幼主无知,太后圣聪明理、善佑大清,此乃我朝之恩福。今日天赐菩萨祥瑞降世,乃是大吉之昭,臣民们趁此福景,恳请太后老佛爷垂帘听政,拯救苍生社稷于水火之中!”
这一番溜须拍马之谬论说进了慈禧太后的心坎里,拍的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同时李莲英一席话说完,群臣跪拜,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朝廷内外,一时间反对慈禧垂帘听政的声音消失了。就这样,慈禧再一次垂帘听政,掌管着大清的生死大权。说是太监李莲英自己的个人行为,我倒是觉得是慈禧暗中授意之计,面对朝中大臣们极力反对,为了再一次掌握大清政权,只好出此下策。
但不管怎样,从此“老佛爷”便成为了慈禧太后的专用称谓,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清王朝日渐倾颓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