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你真的了解刘璋和益州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刘备能顺利进入益州,其中有两个原因值得深思。其一,是刘璋暗弱,引狼入室,从而葬送了父辈基业;其二,是益州本地的士族反水,让刘璋无能为力,只好将益州拱手让出。说到这,不少读者或许有疑惑,为何益州本地的士族会反叛刘璋呢?
刘备
从《三国志》记载可知,原来刘焉(刘璋之父)当年入蜀之时,便采取了暴力手段压制士族的发展。刘璋即任以后,益州本地的士族仍然被死死打压,无法出人头地。那么问题来了,刘璋到底凭借什么掌控益州二十载呢?
刘璋
1、刘焉入蜀,以武力镇压
刘璋的父亲刘焉,在东汉末年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虽然同为汉室后裔,但跟家道中落的草根刘玄德相比,刘焉的身份可谓是高了几个层次。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焉在成年以后,便通过他人举荐进入朝中,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等重要官职,并逐渐成为太常,位列九卿之一。但站得越高,刘焉便越能感受到东汉王室的日渐衰微。
当时,天下已乱象频生。为了寻求一安身立命之所,刘焉遂主动向朝廷请旨,要前往益州戍边。不仅如此,刘焉还提出了重设州牧,以此加强地方长官的权力,从而方面他们更好地稳定局势。没过多久,席卷中原各地的黄巾叛乱爆发,刘焉的提议被汉灵帝通过。不过,他们也没想到,州牧的设立也拉开了汉末诸侯割据混战的序幕。
当时的益州刺史叫做郤俭,为人贪婪奢靡。刘焉的出发点本是好的,他想要整顿吏治,恢复益州秩序,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过,因为道路阻塞,刘璋还没到益州,郤俭便被黄巾军首领马相杀死了。
没过几天,组织性很差的黄巾军又被益州从事贾龙击溃,刘璋这才被前者迎进了益州。刘璋也很精明,他自知根基不深,便将治所放置在了绵阳。与此同时,刘焉又拉拢了当地大教派——五斗米教头领张鲁,令其进驻汉中。张鲁占据汉中后,刘焉又借口道路已断,遂与朝廷断绝来往,并开始整治益州境内的豪强士族。
张鲁
据《三国志刘焉传》记载:“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不难发现,刘焉入蜀时带了不少手下,在他们的帮助下,刘焉开始对豪强进行严酷打压,并逐渐通过武力一步一步掌控住了益州。当益州本地士族反应过来时,刘焉早已大权在握,其麾下的元老将领,也逐渐形成了东州集团。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东州集团掌控着益州的军政大权,本土士族只好暂时蛰伏起来。
2、收归流民,组建东州军
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刘璋如此暗弱,他肯定是得到了东州集团的帮助。除此之外,东州军的存在,才是刘焉刘璋父子手中的一把利剑。那么这支东州军,是如何来的呢?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在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到中平四年(187年)这一段时期中,凉州以及三辅地区便一直处在战乱之中。在此情形之下,百姓接连遭受蝗灾、水灾、战火侵袭,流连失所,怨声载道。而前面提到的以马相为首的黄巾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从凉州、三辅地区逃难来的灾民。
马相被消灭后,刘焉趁机收拢了一些残兵旧部,并开始着手于组建自己的私兵。当战火席卷到全国各地之时,凉州、三辅境内的流民更是大肆涌入益州,就连富饶的南阳,也有不少百姓逃亡。而对于这些流民,刘焉不仅没有将他们驱逐走,反而将其全部收归到麾下,并特意称他们为“东州士”。至此,东州军逐渐扩大起来。与曹操的青州军相似,刘焉将这支军队进行了改编,成为世兵制的东州军,拥有父死子继的特点,且只听从刘氏父子的命令。
3、矛盾激化,两大派对立
随着东州军地建立,东州集团与益州本土集团的矛盾愈发加深。从本质上看,东州军虽然被刘焉收编,但在益州本土豪强眼中,他们仍然是南阳、三辅地区的流民,双方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仅如此,东州军入蜀之后,多次侵占益州本土士族集团的利益,“侵暴旧民”不说,还经常以主人的身份自居。而更令本土士族气愤的是,刘焉却对东洲军持纵容态度。日子一长,东州集团与本土士族集团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甘宁
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位。因为后者暗弱,娄发、甘宁等人发动叛乱,想要夺取益州大权。好在刘璋尚有几分底牌,这才将叛军赶出了益州。但受此影响,东州军也发生了一次不小的叛乱,甚至有本土士族与东州旧将赵韪联合,意图谋逆刘璋。不过,刘氏父子统领益州多年,在蜀地拥有极强的统治力,在其他东州系将领的支持下,刘璋最终击败了赵韪。
这次内乱,倒也给了刘璋一个警醒。后者掌权多年,便时刻提防益州士族,并对其进行更为严苛的打击。掌权的东州集团,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资源;而原本风光的益州士族,只好苟延残喘,并将目光放到了刘备身上。
正因为如此,刘备入蜀令本土士族希望看到了结果。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刘备入蜀以后,放任荆州士族集团掌权。尤其是在诸葛亮为相之时,益州士族仍然没有出头之地。后来邓艾伐蜀,这股势力又开始兴风作浪,极力怂恿刘禅投降。最终,刘禅走投无路,只好开城献降。至此,蜀汉帝国宣告灭亡。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