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拥有强大的火器 为什么打不过八旗兵

日期:2023-10-1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明朝为什么打不过八旗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从北宋时期起火器就开始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北宋初年宋廷设立三司胄案管理军械武器,神宗熙宁六年废除三司胄案,其职能转移给了军器监,负责武器装备的制造,其中火器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类,受到北宋政府的重点照顾。

  在北宋的《武经总要》中,单是火药的配比就有三种,并研发了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火药鞭箭、火砲等热兵器,这些武器在宋金战争、蒙金战争、蒙宋战争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元朝末年,各路红巾军对于火器也是相当的重视,在此之前元朝已经出现了铜砲,1961年在河北张家口人们发现了一樽元代铜砲,这口铜砲是在元朝至顺三年制造的,全长38.5米,炮口内径12厘米,应该是发射直径在10厘米以下的炮弹。

  到了明朝火器更是倍加重视,早在朱元璋对于陈友谅的大战中双方就大量使用火器对轰。但是要指出的是,明朝虽然火器种类更加丰富,但技术水平却没有很大提高,到明朝中后期后,明朝的火器技术就被西方给远远超越了,尤其到了明朝晚期,在接触到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之后,明朝政府才发现自己的武器严重落后了。

  (电影《大明劫》中明军使用的火枪还是火绳枪,而当时西方已经开始使用燧发枪了)

  例如在1637年发生的明英战争中,明军就吃了大亏。虽然今天许多人将这场战争解读为是明军大胜,但实际上在这场战争中明军的火力是完全被英军压制住了,英军仅凭借六艘商船就纵横珠江口内,把明军的炮台轰成了马蜂窝,这才迫使明朝官员求和。

  说实话这场明英之战主要是由英国人引起的。英国人这次来的都是商船,名义上是来做生意的,但他们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驶入珠江口,这引起了明朝官员警惕。不过在受到明军盘查后,英国人很识趣的停止了前进,等待着明朝官员的下一步指示。

  其实明朝官员的反应并不过分,因为当时的南海很不太平,西方殖民者开始进军东南亚,各路海盗也日渐蜂起,例如当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已经是名冠南洋的大海盗,明朝官军奈何他不得,所以当时的海防形势还是很紧张的,明朝官员对于突然来到的英舰也是不得不防。

  然而就在英国人等候的同时,英国人干了一件激怒明朝官员的事情,英国竟然派出小船探测河道水位,这在明朝官员眼中无异于间谍,于是明军却突然向英国商船发起攻击,而英国船长威德尔也立即下令回击,双方就这么打起来了。

  在这一次交战中,明军由于火炮口径太小,对英舰的杀伤力极为有限,反而是被英舰的重炮打了个措手不及。对于这次交战的结果,明英都记载自己取得了胜利。不过最后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中,明军就是失败告终,英国人摧毁的虎门亚娘鞋炮台,并焚烧了一个村子,抢了30头猪,击沉了数艘船只。

  不过后来英国人还是遣使向明朝求和,在交还了所有抢劫之物并赔偿了白银2800两之后,英国商船离开了广东。

  从这次冲突中可以看出,当时明朝的武器装备是落后于英国的。而在后来的郑成功攻台过程中,面对荷兰人的棱堡和火枪,郑成功也只能采取围困战术取胜,一直到战争结束,郑军都没能从正面攻破荷兰人的热兰遮城。

  在见识到欧洲火器的威力后,明朝开始大规模仿制佛郎机等火炮,甚至专门聘请葡萄牙人前往登州当教官指导明军使用火炮和火枪。

  (明军仿制葡萄牙的佛朗机炮,这种火炮在辽东前线对八旗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清军对于明军的火炮还是比较害怕的)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西班牙人早已发明了以步克骑的经典军阵——西班牙大方阵,这个阵型也早就传入中国,并被明军运用到了辽东前线。

  但问题是由于冶金技术所限以及明朝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明军的火枪很是粗糙,射程和精度都不高,因此需要等到敌人迫近到四五十米处再集体放枪才可以。然而到了明末时期,明军的军纪已经很涣散了,面对八旗快速的冲锋,明军士兵早早地就开枪了,可由于距离太远基本没啥用。

  即便是明军采用三段式往复式射击战术,但在第一排士兵提前开枪之后相当于只剩下了两排士兵,无法再做到无缝衔接射击,因此在对八旗的作战中,明军与八旗在野外硬钢基本没有胜绩。

  (韩国电影《南汉山城》中就描绘一段朝鲜军人使用火枪抵御清军冲锋的画面,结果面对八旗的铁骑的快速突进,朝鲜士兵根本无法做到冷静射击,早早地就把子弹打出去了,结果还没来得及换子弹,清军就冲上来了)

  总的来说,明军之所以在野战中打不过八旗,武器的原因还是其次,毕竟清军的武器也不见得先进。明军的落败主要是在于军纪的落后,无法发挥出武器的最大水平。但其实不只是明军,任何一支封建王朝晚期的军队都是这样。在甲午战争时期,那时的清军简直就是当年明军的翻版,面对日军的进攻,清军的表现也不必明军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