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翻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01
现在,各国交流很多,翻译是很吃香的工作。现在还出现了机器人翻译。
翻译
那么在古代翻译是怎样一份工作呢?
翻阅史料,可知,在我国古代,翻译官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翻译官不是将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翻译北方民族语言。
在历史文献里,关于翻译的记载是这样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礼记·王制》)寄、象、狄和译干的都是翻译的工作。那么,“翻译”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后来,佛教传人我国,佛经是梵文的,需要人员翻译成中文,做佛经翻译的人在“译”字前加“翻”,组成了“翻译”一词。
因为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最大的威胁,所以统治者重视北方高于其他三个方向。所以“翻译”一词流行。而“寄、象、狄”明显比不上“译”。
02
翻译要会的多,但在古代地位并不高。比如在汉代,翻译的官职是译官令、九译令,这个官职在汉代与县令的官员差不多。
而且,翻译要会的多,比如九译令。“九译”的意思是语言种类多。要讲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再反复翻译,最后才能翻译成汉语。放在现在,相当于将粤语翻译成湖北话,再将湖北话翻译成湖南话,再将湖南话翻译成东北话,最后翻译成普通话。可见当时的翻译工作很麻烦,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意思正确,还要会得多。
翻译的工作很重要,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着个翻译甘夫。甘夫本来是匈奴人,后来在作战中当了汉朝的俘虏。张骞出使的时候被任命为向导和翻译。公元前126年,张骞带着自己匈奴妻子以及甘夫回到长安城,当年出使的时候他带着一百多人,而最后只有张骞和甘夫活着回到长安城。甘夫在张骞出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骞才完成了历史使命。
甘夫
03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翻译还有马欢、徐光启、和珅。
马欢是郑和下西洋时的一位翻译,他的职务是通事(口语翻译)和教谕(书面翻译)。因为他是穆斯林,所以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把下西洋的事迹写成一本书《瀛涯胜览》。为了纪念马欢,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名为马欢岛。
郑和下西洋,里面应该有马欢
徐光启是明代的官员。他出于爱好和利玛窦等翻译了《几何原理》。
和珅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贪官和珅,他是个满人,也是个翻译人才。通晓汉、满、蒙、藏语。在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时负责接待工作。
同文馆
在晚清,还出现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同文馆。培养通晓英文、法文、俄文等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