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之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真是曹操追击董卓吗

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关东诸侯讨伐董卓都给人留下了整体上碌碌无为,个别人奋勇作战的感觉。曹操从东线战场孤军深入,在荥阳遭遇惨败。孙坚从南线战场北进,先败后胜,最终攻进洛阳。孙坚的胜利固然值得大书特书,但曹操在其他诸侯选择“静坐战”的情况下勇敢进兵,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荥阳之战作为曹操的出道之战,虽败犹荣,但是,其他诸侯真的袖手旁观了吗?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相往往会迟到,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很多有关汉末三国的资料,其中有些资料表明荥阳之战并不简单。

  先看荥阳之战的历史背景。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十常侍”为首宦官势力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双双走向灭亡,董卓趁乱进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从而把持朝廷。为笼络士大夫,董卓通过朝廷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员,比如以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河内太守王匡、张邈为陈留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等。

  看到以上州郡官员的名单,你一定会感到十分熟悉。是的,这些州郡官员后来都起兵讨伐董卓,在关东组成军事联盟,掀起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以军事独裁的方式上台执政,虽然对士大夫百般笼络,但士大夫并没有买账,他们一旦掌握了地方实权,拥有了对抗董卓的能力,便纷纷起兵,企图打破董卓军事独裁的局面,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此外,另有曹操在陈留郡的己吾起兵,长沙太守孙坚在长沙郡起兵,由于曹操用逃亡的方式辞掉了董卓授予的骁骑校尉,他如今是白身,袁绍便以盟主的身份推举曹操行奋武将军之职。

  一个月后,董卓把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坐镇洛阳,指挥军队和关东诸侯作战。关东诸侯分散屯兵,袁绍和王匡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城,袁术和孙坚屯兵南阳,对董卓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关东诸侯先发制人,对董卓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孙坚从南阳郡的鲁阳县北进,屯兵梁城,正好遇到董卓的将领徐荣,徐荣一战击败孙坚,生擒孙坚的部将李旻,并用亨杀的方式残忍处死了李旻。与此同时,王匡屯兵河阳津,董卓亲自指挥作战,派疑兵向王匡发起挑战,以吸引王匡的注意力,并暗中派军队取道小平津绕到河阳津北边,对王匡两面夹击,王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

  关东诸侯在梁城和河阳津全部遭遇失败,虽然没有伤及元气,但是证明了董卓的实力不俗,这使得关东诸侯不得不慎重行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的历史背景显然是在梁城之战和河阳津之战发生后,而不是关东诸侯一直采取“静坐战”的结果,不然,双方没有交战,怎么能证明“卓兵强”呢?其后,关东诸侯在曹操的提议下,又对董卓发起了进攻,同篇下文载,曹操“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下文中的太祖皆为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单看这段文字,参加荥阳之战的人只有曹操和张邈的将领卫兹,即荥阳之战和梁城之战、河阳津之战一样,也是一场没有伤及关东诸侯联军元气的战争。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从此之后,关东诸侯除孙坚外,其他人再也没有对董卓发起过像样的进攻。难道关东诸侯真的多为胆小如鼠之辈吗?

  《三国志·魏书》的底本是曹魏的官方史料,而西晋又以曹魏为正统,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不得不谨慎取舍非官方史料,以美化曹操。及至南朝,裴松之搜集有关汉末三国时代的各种史料,丰富了汉末三国时代的大量历史细节,于是,荥阳之揭开了庐山真面

  下面,我们就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荥阳之战?先说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曹操,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载:“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曹操从洛阳逃到陈留郡后,便谋划起兵,却未能如愿,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张邈担任陈留太守后,方才成功起兵。曹操在卫兹的帮助下,募兵五千人,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队伍。

  另据《三国志·魏书·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载:“(卫)兹字子许。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太祖到陈留,始与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深见废兴,首赞弘谋。合兵三千人,从太祖入荥阳,力战终日,失利,身殁。”也就是说,卫兹在参加荥阳之战前,本部已有三千兵马。

  从后来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卫兹自己起兵,并资助曹操起兵显然得到了时任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荥阳之战前,张邈再次派卫兹带兵帮助曹操,足见张邈和曹操的关系确实不一般。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也就是说,张邈和曹操、袁绍年轻时就认识,并且关系十分友好。既然张邈出兵帮助了曹操,袁绍总不会袖手旁观吧?

  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会稽要典》载:“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周)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会次兄九江太守昂为袁术所攻,喁往助之。军败,还乡里,为许贡所害。”周喁是会稽人,曹操起兵时,向周喁寻求援助,周喁当即募兵二千人,和曹操合兵一处。

  这段引文中没提到袁绍,却提到了周喁和孙坚争夺豫州的事情,当时,站在孙坚背后的人是袁术,而和袁术争夺豫州的人是袁绍,那么,站在周喁背后的人就是袁绍了。由此推测,周喁成为袁绍属下的时间一定比豫州争夺战还要早,曹操起兵时,对周喁是平等的“要(通邀,邀请)”,而不是上下级式的命令,那么,周喁想要跟随曹操作战,必定要经过领导的同意,他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袁绍。

  另据《三国志·魏书·臧洪传》注引《九州春秋》载:“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和务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也就是说,青州刺史焦和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这句话表明,袁绍和曹操都参与了荥阳之战,而史书没有袁绍亲临战场的记录,这说明袁绍像张邈那样,派自己的部将参加了战斗,结合前文,袁绍的部将不是别人,正是周喁。

  仅此几处引文,便表明参加荥阳之战的人有曹操的五千兵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的三千兵马,还有袁绍部将周喁的二千兵马,合计一万人。

  又据《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注引《魏书》载:“(鲍)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显。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馀人,还到成皋而进已遇害。信至京师,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为乱,劝袁绍袭卓,绍畏卓不敢发。语在绍传。信乃引军还乡里,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是岁,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与弟韬以兵应太祖。太祖与袁绍表信行破虏将军,韬裨将军……汴水之败,信被疮,韬在陈战亡。”鲍信是鲍勋的父亲,他在起兵讨伐董卓前已经“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荥阳之战时,鲍信和弟弟鲍韬亲率麾下所有军队参加了战斗,不然,鲍信也不会受伤,鲍韬也不会战死。

  又据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自叙》载:“兖、豫之师战于荥阳”,也就说,兖州和豫州的军队都参加了荥阳之战。

  综上所述,参加荥阳之战的将领有曹操、卫兹、周喁、鲍信、鲍韬等,出动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军队的出处涉及兖州、冀州、豫州,而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官员主要集中在兖州、冀州、豫州。可以看出,荥阳之战是关东诸侯经过精心策划,对董卓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然而,战役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的部将徐荣居然以劣势兵力击败了诸侯联军,在战斗中,曹操和鲍信受伤,卫兹和鲍韬战死,诸侯联军损失惨重。虽然各种史料没有明载徐荣的兵力,但根据《后汉书·董卓传》中“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董)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通过这段话可以推断,徐荣所率士兵绝非董卓的主力,其性质相当于先锋。

  至于诸侯联军惨败的原因,曹魏鼓吹乐《战荥阳》对战争过程的描述是:“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白日没,时晦冥,顾中牟,心屏营。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诸侯联军在“陈未成”的情况下便对徐荣发动进攻;二,诸侯联军遭到徐荣的进攻后“六军惊”、“势不集”,初战失利后便全军溃散。

  诸侯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多为临时招募的新兵,对大多数士兵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而徐荣所率军队多为从军多年的老兵,他们在凉州常年与羌人和叛军交战,不仅战斗力强悍,战争经验也十分丰富。诸侯联军仅凭人数优势,便想打败军事素养极高的对手,谈何容易?正如董卓长史刘艾评价关东诸侯的那样“山东儿驱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关东诸侯出动三万人讨伐董卓,三万人是什么概念呢?界桥之战时,公孙瓒出动了四万士兵进攻袁绍。赤壁之战时,孙权出动了三万士兵抵御曹操。界桥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具有决战意味的战争,可想而知,荥阳之战不啻为一场关东诸侯和董卓间的决战。荥阳之战后,关东诸侯元气大伤,不得不采取守势。当曹操返回酸枣,提议关东诸侯把战线往前推进时,关东诸侯没有采纳,这不是关东诸侯庸碌无为,而是实在无能为力

  曹操作为荥阳之战的发起者,不得不面对幸存将士和死难将士相关人员的责难,接受一个令自己十分难堪的局面。于是,曹操灰溜溜地离开了酸枣,前往扬州募兵,以弥补自己战败后的损失。

  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给曹操补充四千多人(足见曹操起兵前招募的五千士兵在荥阳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使曹操如愿以偿,不料,这些士兵不愿服从曹操的领导,在曹操北返的路上发动叛变,还差点杀了曹操。猜测士兵叛乱的原因,曹操在荥阳之战中没有展现出色的军事才能,使他丧失了威信,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后,曹操沿途招募士兵,又得一千多人,但他已经无颜再回酸枣找老朋友张邈了,于是,曹操来到河内找到了另一个好朋友袁绍。其后,曹操在袁绍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和袁绍联手鏖战群雄,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两人几十年的友谊走到尽头。

  对曹操来说,荥阳之战并不是虽败犹荣,而是军事冒进的恶果。没有战争经验的人极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自嗨状态,曹操不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虽然在荥阳遭遇惨败,但却能亲身体验带兵打仗,这无疑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开了一扇大门。

  通过曹操战后一系列的表现,我们感受到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异常顽强的精神让他在一次次挫折中迅速站起来,重新建立新的功业。多年后,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大败,又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大败,但他始终没有倒下,又一次次满血复活,终于彻底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础,成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