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古代欧洲起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人类文明诞生之后,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也由此产生,统治阶级也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转变。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地主需要剥削和压迫农民,可一旦这种压迫过度,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必然会发生。我国王朝的兴衰更迭,也大多和农民起义联系在了一起。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再往后又是绿林、赤眉起义,导致西汉变成了东汉。东汉末年,黄巾军发动的起义席卷全国,三国鼎立的大分裂局面也由此开始。此后还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清末还有个太平天国运动。几乎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更迭,都能够看到农民起义的影子。
这还只是导致王朝更迭的大型农民起义,其他影响力相对较小的例如宋代的方腊起义、李顺王小波起义等,因为没有推翻王朝统治,只能位列于第二梯队。反观欧洲,历史上也不乏农民起义的出现,但为何影响力却微乎其微呢?首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从公元9世纪到公元16世纪,欧洲的核心区域一共出现的“较大”的农民起义一共只有12次。
在这12次之中,农民武装的人数能够过万的仅仅5次,过两万的仅有3次。这里的2万人的武装规模,在欧洲就已经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同样的人数放在我国古代,可能还没走出地方州府就已经被扑灭了。从起义持续的时间上来看,欧洲能够持续2年以上的,也就只有3次。而我国古代的大型农民起义,哪个不是持续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
那么东西方的农民起义活动,为何差距会如此悬殊?首先来看看东西方固有的地理因素。作为一个中国人,想必大家对我国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会陌生。前不久有台风利奇马、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等,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多,频率也是比较高的。在封建时代,黄河泛滥也是让历代统治者头疼的问题,再加上救灾工作不易开展,就容易形成流民。
一旦有了大量的流民,在某些人的煽动和带头之下,一场农民起义就会发生。反观欧洲的地理条件,自然灾害少不说,还是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气候都很适宜。最影响粮食产量的旱涝灾害,在欧洲也很少出现。从制度上来说,我国历史进入到帝制时代后,官员说白了就是个“打工仔”。欧洲则不同,虽然有的国家领土不算小,但国王实际控制的地方并不大,其他地方都是各个领主自治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中西方农民起义所斗争的对象不同:欧洲的农民只想干掉压迫自己的领主,中国的农民起义领袖,要的就是杀掉皇帝自己取而代之。以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例,张角喊出的口号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国的皇帝自称“天子”,是天的儿子。但张角却说,天都已经死了,天子自然也该下台了。斗争的对象不同,所引起的规模也就不同。
如果要说人口数量的问题,拿东西方直接比较是不妥的。中国古代的起义军规模,所对应的应该是朝廷的官军规模;欧洲万把人的农民武装,也应该对应本国的国王军队规模。所以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毕竟欧洲的农民武装不可能来推翻中国古代的朝廷。所以如果要问为什么欧洲的农民起义没能改朝换代,一个原因是因为次数少,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斗争的对象仅仅是地方上的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