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隆庆皇帝的故事。
一个皇帝在位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做出什么大的政策。很显然,隆庆朝五年多时间,做了三件大事儿。总体说:革嘉靖朝重大失误,布万历朝改革(革新)大局。
(1)隆庆朝六年干出三件大事儿,而这些大事许多人干了二三十年也没干出过一件
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开放,允许“民间海外贸易”,但请注意,许多人因此说“禁海政策”没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但由此,彻底解决了倭寇问题。
隆庆四年(1570年)隆庆和议,在大同巡抚方逢时、山西总督王崇古先后认为:与蒙古进行和议通商,是保证长期和平的关键。
在首辅高拱的支持下,最终在1571年三月,经过讨论,隆庆批准王崇古请求,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设通商口岸,自此,蒙古和大明之间有了五十年的和平,且对蒙古有较大的影响力。
最后,隆庆皇帝手下积攒有大量的军政人才,例如高拱、张居正、王崇古等,张居正和王崇古是万历朝改革的中坚人物。
(2)隆庆在嘉靖朝已经羽翼丰满,深知嘉靖朝各项弊端,打出漂亮的“历史成绩单”
隆庆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卒于隆庆六年(1572年),享年35岁。虽然他是嘉庆的第三个儿子,但因为其大哥朱载基两个月夭折;二哥在三岁(1539年)的时候被立为太子,13岁(1549年)夭折。因此,嘉靖十八年时,12岁的裕王(1539年封)朱载垕似乎应该成为太子。
但问题是,1537年,嘉靖生了三个儿子,除去老五出生一天就夭折。老四景王(1539年封)朱载圳只比他小一个月。鉴于儿子们夭折频繁,嘉靖又是个颇为迷信的皇帝,所以,对二人显示出不偏不倚的态度。这就使得隆庆皇帝品尝到了“皇家无情”的“夺位”凶险。特别是严嵩执掌大权时期的1548年到1562年的14年。
在裕王时期,徐阶、张居正尽力与裕王相结好,徐阶推荐张居正成为裕王侍讲,自此,张居正成为裕王手下继高拱之后,比较受青睐的大臣。由此,隆庆搭建了日后的政治人才格局。
(3)明朝中期后,弘治、隆庆是两位对明朝延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的两位皇帝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弘治是位好皇帝,在位期间主要是明细了朱元璋时期的既定政策,对出现的“商业势力进入官场”现象进行了打击,虽然出现“唐伯虎弊案”,但主要是唐伯虎自身问题。正是因为,弘治皇帝对商业势力进入官场,才延缓了“洪武荒政体系”的破败程度,在法律上进行较大总结也使得对社会统治更加有法可依。
隆庆皇帝同样是在正德、嘉靖两位皇帝,特别是嘉靖皇帝二十多年的“不务正业”下改正了“北蒙南倭”问题实质。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北蒙南倭以及中国和安南的问题、中国内部西南边疆问题的严峻都与嘉靖的一意孤行,在“大礼议”后,嘉靖急于树立威严高度相关。
以“倭寇之乱”为例,倭寇从元世祖争日本、日本陷入内乱(日本的南北朝)之后就已经出现。为什么问题到了嘉靖朝突然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一大政策?主要就是禁海政策被嘉靖重新“严厉化”。
对于上述问题,作为“被打压方”的裕王朱载垕、高拱、张居正等人心知肚明,因此,隆庆继位后,嘉靖的各项错误政策陆续被改进。虽然,隆庆当皇帝六年而已,但在六年中,其在高拱、徐阶、张居正地支持下干出了明朝中期皇帝中最漂亮的一份儿“历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