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纵观历史,但凡出现御驾亲征的场景,要么是皇帝在危急关头挽狂澜于既倒,要么是趁势力强大时耀武扬威。按说这般架势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结果却不然。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守规矩”为由,决定亲自率军讨伐,誓用灿烂无比的中原文明将“蛮夷之乡”化为“冠带之境”。次年,天下雄兵如期集结,隋炀帝象征性地询问臣子庾质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庾质坦率地说:“仗倒是可以打,但陛下千万不要亲临战场。”隋炀帝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庾质是在怀疑自己的军事才能,嘲讽道:“你若害怕,大可留在后方。”然后潇洒帅气地上战场了。
庾质担心的事很快就发生了。隋军围攻高句丽军所占据的辽东城时,隋炀帝下了两道诏书—一切军事行动必须在奏报并得到批准后才能展开,任何将士不得自作主张;凡是有意投降的高句丽军都要予以接纳、安抚,不得再与之敌对。前者违背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原则,使隋军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表现得僵化、迟钝,战斗力大打折扣;后者则是隋炀帝站在“绝世仁君”的高度自嗨,完全不顾现实状况。
就这样,拿到“护身符”的高句丽军一旦处于下风就宣称投降,隋军一边停止进攻,一边奏报隋炀帝。等皇命终于传来时,高句丽军的城防工程已修缮完毕,再度抵御隋军进攻。如此循环往复,辽东城久攻不下,而最初30万之众的隋军无功而返时仅剩两千多人。
无独有偶,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同样亲征高句丽,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直抵平壤城下,唐军却在安市(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受阻。这时,有个高句丽俘虏前来进谏:“安市子民普遍顾家,不肯轻易放弃守城;而乌骨城的将士大多年迈,不如转攻那里,朝夕之间便可取胜,其他小城必然望风而降。”这本是一招妙计,但长孙无忌说:“天子亲征异于普通将士,应以风度为重,不可乘人之危。”唐太宗听后继续跟安市死磕,终因粮草将尽、寒冬将至而撤军。
24年后,唐高宗也打算亲征高句丽,但被武则天劝阻。于是他在后方与前线将士通力协作,最终灭了高句丽。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帝王适度放手而使将士充分发挥其专业性,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史上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所以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如果苻坚、窦建德、完颜亮等人不自以为是地御驾亲征,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他最终给出的忠告是“天子讨而不伐”。
当然,御驾亲征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弊端显而易见—缺乏专业指挥,在具体事务中对下级过度干预,甚至大包大揽,再加上愚蠢可笑的“领导包袱”,很容易导致全线溃败。“讨而不伐”是一种放权的胸襟,更是一种借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