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钱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高考是学子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古代,和高考同样重要的就是科举了,是举子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到现在依旧在用。还有个词叫“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分别取得第一名,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所以叫做连中三元。在科举中连中三元是非常不容易的,整个科举历史上也就二十几位,而在清朝有这么一个厉害的人,不仅仅是连中三元,一共拿了六次第一名,被称为“六元状元”。
这位学霸就是钱棨。钱棨是苏州府长洲县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历史上“六元状元”只出现过两位,除了钱棨,就是明朝的黄观,但后来燕王朱棣起义,黄观不从于朱棣,投江自尽,被朱棣除去了状元的身份。
先来说一下这“六元状元”的“六元”都是什么。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像现在的高考,就考这么一次,而是要考六次,从县试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考。在明清两代,科举要从童试开始,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也叫“小三元”,前来参加考试的不论年龄资历,一律称之为童生。
在童试通过后,才能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这样就算是有了功名了,但是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考取状元还要接着进行下一轮的考试。之后就是“大三元”了,先是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过了还有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最后皇上亲自面试,就是殿试,殿试完了就会出一个排名,第一名才能称为状元。可见科举中夺得状元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钱棨就是“小三元”和“大三元”加起来,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全都是第一名!
钱棨取得这么高的成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的勤奋。钱棨是官宦家庭,书香门第,从小家里就对钱棨有所熏陶。而且钱棨也很爱读书,非常刻苦,经常一夜一夜的读书,不知疲倦。按理说,如此用功虽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考取状元,但参加童试应该会比较顺利,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在钱棨最开始参加童试的时候,一直都是落榜,但钱棨每一次都参加,直到三十多岁,才以第一名的身份考中生员。之后在乡试中,又是连连失利,据记载一共考了六次,六次全部落榜。钱棨的毅力还是很坚固的,经历这么多次失败依然不放弃,在四十七岁那年再一次参加乡试,终于有了结果,考中了解元。在后来的殿试中,乾隆皇帝非常欣赏钱棨,把他提为第一甲第一名,钱棨得以高中状元。
后来钱棨的事迹在当时轰动一时,大家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喜事,如同文曲星下凡,而且乾隆皇帝还专门为钱棨写了一首诗为《三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