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谋略如何他真的是有勇无谋吗

日期:2023-10-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历来人们多认为三国猛将吕布的失败在于其有勇无谋,可事实到底如何?

  细看史料发现,吕布不仅勇猛,还善于察言观色,颇有心计。吕布在长安被董卓的部将李傕和郭汜打败后,最终投奔袁绍,但是很快与袁绍发生矛盾,请求离去。袁绍“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派30个军士来“护送”他。吕布让这些军士在自己军帐旁边的帐中休息,然后让人自己的帐中鼓筝,等那些军士们睡下后,他就偷偷地溜了。等军士们晚上来行刺时,吕布早已逃之夭夭

  吕布离开袁绍后投奔张杨,张杨及其部下都已经被李傕和郭汜收买。吕布先用老乡的身份跟张杨套近乎,并很快抓住了说服张杨的关键:张杨计划杀吕布,不过想得到赏赐,在这样一个乱世,吕布一旦被杀或者被送走,张杨就等于失去了获取赏赐的筹码,万一得不到赏赐或者得到很少,他也将无计可施,所以他肯定不愿意冒这个险。吕布建议张杨留下他的性命来邀赏,由此不但保住了性命,最终还迫使李、郭二人封他为颍川太守,双方等于和解了。这没有一定的心计与辩才是不可能做到的。

  另外,著名的“辕门射戟”故事体现了吕布审时度势的能力。当时他如果不救刘备,袁术就会和北面的势力联合起来,使他落在袁术的包围内。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吕布没有硬来,而是用“射戟”的方式达到了救援刘备的目的。

  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吕布其实有不错的文化修养。他曾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当过主簿。主簿是个什么官?管文书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怎么行呢?倒是那个丁原,史书上说他“为人粗略”,“裁知书,少有吏用”,可见他基本是个五大三粗的角色。难怪吕布会被他“大见亲待”,对于丁原来说,吕布较自己自然远胜。

  由此可见,吕布并非有勇无谋。所以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其“唯利是视反复无常”的性格。作为一个政治家,很重要的一点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在终极利益到手之前,任何诱人的眼前利益都要有放下的决心。而吕布几乎总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在丁原手下,被董卓一诱惑就杀死丁原;在董卓手下,又与他的婢妾私通,结果不能心安,最终背弃董卓;在投奔袁绍后,他放纵军队抢掠,致使两人不和;投奔刘备后,又受袁术的唆使偷袭刘备,最终想让刘备向曹操求情而不得;最白痴的一次是本来已经与袁术结盟,这对他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结果被陈珪父子一忽悠,曹操给点油水,他就跟袁术断绝盟约了。

  而且吕布十分好色,竟至于染指部将的妻子。他被俘后向曹操诉苦,说平时待部下很好,结果被人拆穿。曹操答道:“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作为一个政治家,有贪欲是必然的,但是哪些东西该拿,哪些不该拿,什么时候可以拿,什么时候不可以拿,都是必须明确的,而吕布实在太过蹩脚!他不能有效约束部下可能与此有关,这些无疑都为他最终走向败亡埋下了隐患。

  而吕布的性格跟他的出身有关。他是五原人,这地方属于边界,原是匈奴地盘,当时则是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吕布便是如此,他虽然学了点文化,但是生性贪劣,喜欢攻伐劫掠,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结果形成一种“唯利是视,反复无常”的性格,致使各路诸侯都对他持有戒心,一旦其利用价值丧失,就想方设法除掉他。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吕布生性如此,最终只能走向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