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韬光养晦以谋嫡位,最后的下场却很惨

日期:2023-10-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在众多成年的阿哥中,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成为了嫡位最有实力的竞争者,正当朝臣勋贵们为推举何人为皇太子而争的不可开交之时,三阿哥胤祉揭发的一件事扭转了康熙帝的态度,在短短数月之后,被废黜的太子胤礽就得以复位,而八阿哥胤禩夺嫡的愿望也随之落空。为了安抚自己的儿子们,康熙帝封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为亲王,胤禩等封为贝勒,太子复位使得原本志在夺嫡的皇子们暂时偃旗息鼓,以韬光养晦,伺机而动。这其中当然包括那位曾经主持公义的三阿哥胤祉,只是他的方式和别人有所不同而已。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皇三子胤祉出生于紫禁城,他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胤祉自幼就聪慧好学,喜爱读书。长大之后,常常与年长的几个皇子随侍康熙左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首次册封成年的皇子,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康熙帝让受封的皇子们开始参与政事,并为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自此之后诸皇子也开始依仗手中的权力向二阿哥胤礽的太子之位发起挑战,并四处打压皇太子一党。胤祉不可避免的要卷入其中。但胤祉用的方法却是与众不同,他没有与太子等人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而是在别的方面另辟蹊径,以引起父皇康熙帝的重视。他自己非但不争权势,反而拉拢文人名士在自己府中编书治学,以此来引起皇父康熙的注意。这位在康熙诸子中文学素养最高的皇子还依靠府内门客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编纂了两部大书,分别是《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尤其是后者历时28年才完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大的贡献。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在这个异常敏感的时刻,诸皇子纷纷开始结党串连以谋取嫡位, 这其中以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最为积极,前者是皇长子(曾建议将胤礽处死),后者得到朝中多数重臣的支持,是公认的“贤王”。然而正在此时胤祉的一个举动却间接导致了胤礽的复位。康熙帝因为皇三子胤祉与太子胤礽素来关系很亲密,召他到驾前询问太子往日的所作所为,胤祉告发皇长子胤禔与喇嘛巴汉格隆阴谋魇镇太子胤礽一事,康熙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直斥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永远圈禁。本就对太子心存怜爱的康熙帝顺势将胤礽复立为太子。为了安抚自己的儿子们,康熙帝封胤祉、胤禛、胤祺为亲王,胤祉进封诚亲王。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这位诚亲王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对于自己这个曾经的政敌哥哥,雍正帝将胤祉改名为“允祉”,命胤祉守护景陵。雍正二年(1724年),允祉世子弘晟获罪,被削去世子之位,此后成为闲散宗室。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以允祉索贿、无人臣之礼,议罪被夺爵,囚禁在自己的府邸里。之后将他降为郡王,他的儿子弘晟也被牵连,被囚禁宗人府。这还不算完,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允祉又被进封为亲王。但仅仅三个月后,在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因允祉迟迟未到,并且毫无忧伤的面色(估计是心有怨念)。之后庄亲王胤禄等弹劾他(墙倒众人推),胤祉下宗人府议罪。雍正帝命夺取他的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被囚禁,弘晟仍被禁在宗人府。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胤祉于禁所中抑郁而终,时年五十五岁。而他的儿子中只有第七子弘景得了个固山贝子(略高于奉恩镇国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