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9世纪中后期,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封建旧社会在各方势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其中,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起义无疑成为了一把利刃,狠狠地削弱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这年1月,在小小的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带领一支兵马发动起义,使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
太平军一路南征北伐,兵力逐渐壮大,两年之后,占领军事要塞南京,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此时,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可以和清政府分庭抗礼了,巅峰时期有一百多万兵马,这对清政府来说,是无法忽视的威胁。然而,由于太平天国内部纷争及清政府倾力围剿,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清政府也得以短暂喘息。
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枪声打响,武汉三镇被迅速占领,南方各省见到局势转变,也先后宣布独立,摆脱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的封建社会,终于,在1912年被终结。这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旧社会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政府统治的后期,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两股强势的反抗力量,并且,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两者都以“民族主义”为旗帜,对外反抗侵略者,对内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其次,孙中山十分认可洪秀全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这是革命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两者在反清反侵略的角度上一脉相承,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的铺垫,辛亥革命想要如此快速的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历史爱好者可能会疑问,为什么前者历时14年、拥有百万大军都没有打倒清政府,而后者仅仅用了四个月就成功让溥仪退位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要想了解原因,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清王朝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是什么,然后,再看这个基础是如何被毁掉的。
从军事力量来说,清朝的军事基础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些旗人是由皇太极在入关之前组建的清军命脉。入关之后,这些旗人主要被派往重要的城市以及军事要塞,而追剿起义军和南明军队的任务,就落在了投降的汉人军队身上,比如:吴三桂、孔有德等人。
在人口众多的中原大地,旗人和满人毕竟是少数,汉人占据了人口的大部分,要想统治好这片土地,光靠满人是不行的,于是,满清决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之后,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满人任职,一部分由汉人任职,通过这种权力的让渡达到局势的平衡,以此来稳定满清的统治。
正是有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戴,清王朝才得以成功的渡过了“三藩之乱”。当时,吴三桂等人已经攻占了南方大部分城市,加上关中叛乱,中原地区的统治危在旦夕。然而,这时候八旗子弟并没有发挥出军事核心优势,反倒坐视不理,任由队友牺牲。
这时,康熙帝赶紧派出绿营军队,并任命赵良栋、张勇等汉族将领统帅,一举歼灭叛军,使局面得到了短暂的稳定。也就是说,三藩之乱之时,八旗已经不复当初的威猛。而到了太平天国时期,仅仅两万太平军就能吊打八旗、绿营,只能说,多年的腐败,已经让八旗绿营战斗力大大减弱。
起初太平军来势凶猛,很多人都认为清王朝在劫难逃,甚至,有人评价洪秀全是第二个朱元璋,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咸丰帝看到满清军队已经成了废物,不得不求助于汉族军队,在关键时刻,放权给汉族地主阶级,任命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民间组织“私人武装”,并且放权到地方,通过地方力量剿灭太平军。事实证明,咸丰帝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1860年6月,曾国藩掌握地方实权,成为清军最高统帅,节制苏、皖、浙、赣等四省军务,4年之后,湘军歼灭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结束,清王朝的统治得以维护。
我们可以看到,清王朝的两次“转危为安”都是依靠汉族军队,没有汉族地方势力,满清的统治很难维持稳定。当然,放权给汉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比如:地方势力大大崛起,对中央强权造成了威胁。后期中央为夺回权力,发起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将张之洞、袁世凯等督抚从地方调到中央,并冠以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头衔,明面上是“升职”,其实是将他们手中实权剥夺。
这种做法看似是维护了中央集权,实际上,却将清王朝的统治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汉族督抚被剥夺权力之后,对清政府大失所望,于是,态度转变,不仅不再帮助中央镇压革命运动,反倒报以支持的态度。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对清王朝深有不满的各省督抚跟随革命的趋势,纷纷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统治,直接导致满清统治的分崩离析。
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清政府对汉族地主阶级的夺权,导致满清没有依靠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支持,是辛亥革命能够在短短四个月就快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