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在晋江池店钱头村有一座“五开间”的红砖大厝,大厝厅堂屋檐下悬挂一方红色木匾,上书“状元第”三个镏金大字,两旁木柱上刻有一副楹联“瑞腾天马峰前至,人蹑金鳌顶上来”。门后檐下悬挂“紫薇高照”四字,下厅堂的房柱上又是一副对联“富贵无常处世勿忘贫贱,圣贤可学立身谨记读书”。这座古建筑便是“书法精绝,名噪都下”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吴鲁的故宅。
吴鲁(公元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因普陀山有白华庵,吴鲁曾避暑其间)。泉州晋江池店钱头村人。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状元,历经清道光25年至民国元年,官至吉林提学使。系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擅书法,工小楷,其早期的书体以颜、欧体为基,笔法较为刚劲利落,后期的中大楷则参入赵孟類笔意,体势变得秀整华滋,为士林所珍视。
吴鲁从小聪颖过人,5岁就开始近先生读书。清同治12年(公元1873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次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考军机章京。吴鲁清廉自律,以诗文闻。由于其文章翰墨,均为一时之选,以致候考举子竞相临时仿书“吴体”,希图春闱会试,主考官阅卷予以关照,名次擢前。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吴鲁应顺天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庚寅科,以一甲第一,夺魁状元.据说吴鲁殿试时,军机大臣孙毓汶为读卷大臣(八人之一),曾对吴氏奇赏有加。得吴卷,识其笔迹,便欲将其卷置之第一进呈御览(由读卷官及监试诸人取前十卷由下累至上层进呈,居上一卷者必为皇帝钦点为状元,依序为榜眼、探花及二甲七名),而江西人文廷式亦应殿试,其座师亦居显要,同在读卷官之列,得文卷亦必欲置之第一。两人相持不让,一侍郎提议将两卷评阅,由多数人定夺。比较两卷时(内容已忽略不论),有一人指出文廷式卷有用刀痕迹(殿试卷纸极厚,写错处可以刀刮削),为白璧微瑕,宜屈居第二。众人附和,吴鲁遂高中状元。其后授翰林院修撰,历任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因兴学育才卓著成效,升为资政大夫。
科举制度废除后,吴鲁曾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奉派赴日考察,旋即出任吉林第一任提学使,努力推行新政,提倡教育,创办新学,主张“战地不如战人”,努力为国家培育人才,亲自编写讲义,兼训兵学,躬历各校,登堂演讲,走遍东北各地,并为首捐廉助学。没多久,小学、师范、法政、女校、中学各种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由是学风为之一振。
吴鲁所处时代为辛亥革命前的清末动荡年代。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而后慈禧太后逃城而去。吴鲁困居孤城,满怀悲愁之恨,只能借诗抒发自己的心怀,他写就了脍炙人口的《百哀诗》。《百哀诗》上、下两卷,共155首。咏发的是八国联军攻掠津京,慈禧太后挟帝西奔,京城一派混乱,人民备受凌虐的悲惨情状,讴歌百姓奋力抵抗的精神。史学家认为他的百哀诗》堪称庚子信史。
吴鲁对腐败的清廷在民穷财尽、国家将亡之际,犹不思振作深感悲愤。他为官前后40年,皆未能补得实缺,纵有满腔报国之情,亦难以付诸实施,终只得谢仕,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辞职返乡。归隐后第二年(公元1912年)他病逝于鼓浪屿菽庄花园。他著有《蒙学初编》《兵学经学史学讲义》《教育宗旨》《国恤恭纪》《读王文成经济集书后》《使雍皖学滇学西征东游诸日记》《正气研斋类稿》《正气研斋遗诗》《百哀诗》《纸谈》等。
吴鲁擅长书法,他的楷书出欧、颜而入虞、赵,直逼晋唐,深得古人用笔之意,民间以得到他片纸只字为幸。在他未中状元前,吴鲁书法在人文荟萃的北京城就很闻名,御史江春霖称其“书法精绝,名噪都下”。其行书端庄典雅,清丽脱俗,气韵清新。大楷兼有麻姑仙坛风范,尤擅擘窠大字,笔力雄健,有颜鲁公遗风。小楷端稳妍美、静穆灵动,个人风格鲜明,自成一格。吴鲁一生留下书法作品及家书极多,但多数流落。晋江博物馆征集文物时,就收藏到吴鲁尚未刊行的手稿《国朝先正事略》四册(八卷)、《蒙学初编》二册;吴鲁遗墨手稿4张,家书30封及其书法作品52张;吴鲁读书手札20篇,策答15份等等大都是他的后裔从民间收集而来的。
吴鲁擅书法,也好收藏,在古书画鉴赏方面也颇有造诣。如他在《跋刘漫卿同年所藏画》鉴定:“观此幅题款小字,与松雪笔意相去甚远,印章亦乏雅趣,当非松雪手笔……在《跋东坡先生真迹》题鉴:“今观此帖,肥不剩肉,瘦不露骨,端庄流丽,刚健婀娜,兼而有之,碻是坡公手墨,请以先生之诗,题先生此帖之后。”他家里有一批字画、竹简等文物,尤其以他在安徽购到的一方岳飞、文天祥、谢枋得用过的端砚最为珍贵。他在《正气研斋文稿》中叙:“余家藏正气砚,为岳忠武故物,背镌忠武‘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字,旁镌文信国之跋,上镌谢叠山先生之记。三公皆宋室孤忠,得乾坤之正气者也……”吴鲁视这方“正气砚”为宝,珍藏这方“正气砚”多年。他逝世后,这方砚交由其后代保存,并将其书斋取名“守砚庵”。吴氏后人也将它完好保存了五代七十二年之久,可惜近代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