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诸葛亮陵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恐怕都有一种感觉:这本书颇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名为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实则成为“卧龙”诸葛孔明的“个人秀场”,通读全书,书中的灵魂人物非他莫属!
其实这也难怪,《三国演义》作为小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诸葛亮的神奇之处,但真实的诸葛亮其实也不妨多让!
据《三国志》所载:“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单看这众多的头衔,就知道诸葛亮极为不凡,更为难得的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丝毫不居功自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正如钱穆所言“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下面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诸葛亮的一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诸葛氏本是琅琊望族,但到诸葛亮这一代时,已有家道中落的迹象,诸葛亮父母早亡,跟随身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逝世后,诸葛亮便隐居隆中,表面上一副不问世事,世外高人的样子,实则心高气傲,自比管仲、乐毅,密切关注天下大势。
公元201年,刘备败于曹操,投奔荆州刘表,期间因徐庶举荐而得知“卧龙”之名,为此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屈尊下问,诸葛亮看刘备颇有诚意,便与其商讨天下大势,建议刘备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刘备对诸葛亮的眼光大为叹服,请其出山共襄盛举,诸葛亮欣然应允,他“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便是名传后世的《隆中对》。
刘备得诸葛亮相助,犹如鱼儿得到水,从此走上了“三分天下”的霸业!
诸葛亮出山之时不过二十七岁,在之后的岁月中,他先是代表刘备与孙吴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使得曹操实力大损,引军北还,一时难以南下,这就给了刘备发展的时间,接着他又帮助刘备通过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定鼎荆益。
到公元217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诸葛亮“吹下的牛皮”已然实现了一半!
正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吕蒙白衣渡江,斩杀关羽,夺取荆州,刘备怒火攻心,于公元221年率七十万大军攻打孙吴,结果兵败夷陵,刘备大受打击,一病不起,于公元223年与世长辞,临终前托孤诸葛亮。
刘备逝世后,刘禅登基,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苦心辅佐刘禅,并先后发动五次北伐,最后积劳成疾,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虽死,却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谜题——他的墓葬究竟在何处
据《三国志》所载,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即可,不需多余的陪葬物,但在民间野史中,诸葛亮在临终前曾给刘禅留下密信,信中嘱咐刘禅在他死后,将其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刘禅向来尊重诸葛亮,自然要完成其临终心愿,便命四名壮汉抬棺向南走,告诫他们杠断绳烂之时,就将诸葛亮棺木就地埋葬,四人抬棺一直向南走了三天三夜,结果杠未断绳也未烂,四人精疲力尽,不想再走,便商议将诸葛亮棺木就地埋葬。
然后回去禀报刘禅已经将诸葛亮棺木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心生疑惑,命人严加审讯,结果四人全都毙命,自此,谁也不知诸葛亮究竟葬于何处!
长久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说法争议不断,不知哪个为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侯墓的出土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专家发现了诸葛亮的墓穴,破解墓中的层层机关后,专家们终于进入了主墓室,结果主墓室正中间只有一把扇子,其余陪葬品不过就是一些衣服和普通的器具,专家通过墓志铭得知这只不过是诸葛亮的衣冠冢,其真实墓葬并不在此处!
人们早就怀疑诸葛亮学究天人,运筹帷幄,必然会妥善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不可能随意泄露自己的葬身之地,如今看来,“杠断绳烂”之说很有可能是真的,就连专家都惊呼诸葛亮果真没骗我们,谁也找不到他的墓葬!
小结:
“杠断绳烂”之说看起来不太靠谱,甚至有些“封建迷信”,以讹传讹的意味,但深究之下,其实还是有几分可信之处的,古人讲究“入土为安”,都不希望有人打搅自己的长眠之地,诸葛亮智谋过人,当然会对身后事有些安排,所谓的“杠断绳烂”有些不靠谱,但诸葛亮恐怕是算准抬棺的四人会将其随意埋葬,而刘禅杀抬棺四人恐怕也是诸葛亮授意,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够找到他的真实墓葬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